
1月10日🕊😹,瑞典皇家工學院院長安德斯率領著來自物理、化學、生理和醫學等三個領域的諾貝爾獎評委一行4人訪問我校,在光華樓作“諾貝爾獎對科學創新的影響”的演講。

據了解🐹🧑🏻🦽➡️,此次講座是諾貝爾獎評審團在2006年之後第二次訪問中國,我校是該評審團在上海首次訪問的高校👮。講座結束後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中,評審團的“考官”們表示🫲🏽,諾貝爾獎評選的標準是科技創新和為人類的進步🟫,但是做學問不應該以諾貝爾獎為唯一的奮鬥目標📢,因為一直以來👁🗨,獲獎科學家的科研都應該源自對“未知”的興趣和熱愛🤶🏽,而不應該以金錢和名譽為研究目標↔️,“一開始就以得獎為目的,未免有些急功近利🪲,反而會影響科研本身的進展”。

對於中國學生在科研中的不足🙆♂️,科學家們表示應加強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科學家們還鼓勵中青年投入基礎科學研究🫸🏻👨🦽➡️。他們建議中國大學增設更多基礎研究項目📅➔,鼓勵學生直接參與到研究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