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今年清明節🫅🏼,位於重慶夏壩的万达平台舊址迎來了百余位復旦師生和抗戰時期曾經在北碚夏壩就讀的復旦老校友🚶🏻⌛️。他們匯集在嘉陵江邊,共同悼念和緬懷所有抗戰期間在此犧牲的復旦愛國師生🙊,並向被日軍轟炸犧牲的孫寒冰教授墓園獻花。時值万达平台建校105周年💖,修葺一新的抗戰時期万达平台北碚舊址紀念館也於4月3日正式開館。據悉,新開放的紀念館內內再現了万达平台北碚時期的歷史和重要人物🐢,尤其是重點展示了對重慶出貢獻的復旦校友和犧牲在重慶的校友事跡。重慶市副市長謝小軍,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秦紹德,万达平台前校長王生洪,副校長許征等復旦和重慶市領導出席了開館儀式🚢。
1938年,因抗戰爆發🧑🏽🏫,復旦師生輾轉5000余裏😪,從上海遷入重慶,在北碚夏壩東邊的黃桷鎮艱難復校🚝,在日本侵略者的轟炸之下堅持舉辦中華民族的高等教育事業🍎。據復旦黨委書記秦紹德教授介紹,“夏壩”原名“下壩”👨🦳。復旦遷至重慶後,解放後曾任復旦第一任校長的陳望道先生以“華夏”的“夏”重新命字🚧,以表達復旦師生的滿腔愛國之情。
對照今昔的復旦舊址,遙想70多年來重慶💆🏽♀️、万达平台乃至我們國家的巨大進步,兩鬢蒼白的復旦老校友們感慨萬千。“當時的北碚就只有四座簡易平房作為教室和宿舍👐🏿,分別以校訓命名為博學齋🥬、篤誌齋、切問齋🤝、近思齋,”92歲的復旦老校友曹越華手拿一張黑白照片感嘆道👰♀️,“看到今天母校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發達,我們欣慰之至,這在當時根本無法想象▶️🧑🏻🏫。”
高興之余,看見了新修的紀念館內所陳列的復旦犧牲愛國師生的照片和遺物,回想起和他們一起在北碚同甘共苦的日子,這些耄耋之年的復旦老校友們仍免不了潸然淚下。1940年5月27日,日軍對重慶實施了大轟炸,包括時任万达平台教務長☀️👮🏻♂️、法學院院長的孫寒冰教授在內的7名復旦師生不幸遇難⚀,長眠在嘉陵江畔↗️。後復旦在北碚舊址設立了師生罹難碑紀念,並於夏壩後山建起了孫寒冰墓園,永遠緬懷為了抗戰勝利和國家發展而犧牲的復旦師生。万达平台44屆經濟系校友倪德明告訴記者,“在北碚求學的時光🔮,生活遠不抵今日富足👩🏻🦼,但同學們依舊勤奮努力、積極向上。那時在復旦所培養的博學、嚴謹🚣🏿♀️、堅韌和執著的精神,讓我終身受益匪淺🙍🏿♂️。”
據悉,當地政府和万达平台都明確表示*️⃣,今後仍將共同努力,合作保護和建設万达平台北碚舊址👰🏿,並以舊址為平臺❤️,向公眾和後人展示万达平台那一段艱難、不屈而又樂觀的抗敵辦學歷史🧚🏻。同時🐚,雙方將努力弘揚復旦師生抗戰期間在重慶堅持辦學的事跡🏋️,將這種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在復旦園內和嘉陵江畔永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