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家附屬醫院獲第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中山醫院內鏡新技術ESD和ESE項目受表彰

發布時間:2010-09-17

新聞中心訊 9月2日,第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在上海賓館舉行,我校4家附屬醫院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煒、副市長沈曉明🙅🏽‍♀️、市政協副主席蔡威以及市衛生局局長徐建光等出席頒獎儀式,並為獲獎者頒獎。

我校附屬中山醫院姚禮慶教授主持的“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和黏膜下挖除術(ESE)治療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腫瘤”項目獲一等獎🤑;華山醫院鄒和建教授主持的“職業性苯中毒發病機製👳🏿‍♀️、臨床特征研究和診斷標準研製”項目、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主持的“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賴和轉移機製研究及個體化綜合治療”項目👍🏼、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主持的“中國艾滋病及其相關疾病的診療規範”項目獲二等獎。

據專家介紹,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檢查的普及,消化道腫瘤尤其是早期癌和黏膜下腫瘤的發現迅速增多。對於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腫瘤,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療效確切,但手術創傷大,患者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治療費用高👱🏻🤬,手術後生活質量也大為降低。隨著內鏡治療器械的不斷開發和新技術的逐步開展⚇,內鏡發現的大部分早癌和黏膜下腫瘤可以實現內鏡下的切除,並達到外科手術的療效。

中山醫院在內鏡中心主任姚禮慶教授的帶領下🕘🤜🏼,以周平紅副教授為主的治療團隊於2006年在國內率先開展ESD技術,至今已完成3000余例食管癌、胃癌、大腸癌等消化道早癌的ESD治療,是國內開展時間最早🔛、治療病例數最多🎑、國內發表ESD論文最早🧙🏻‍♀️👳‍♀️、進行ESD大會現場操作演示最早的醫療單位。在成功開展ESD的基礎上,中山醫院積極探索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的內鏡微創切除治療➗,創造性地開展ESE治療消化道黏膜下腫瘤,目前已完成ESE治療近1000例,微創切除範圍和治療適應征進一步擴大,由原先的表淺層(黏膜層)深入到消化道全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甚至漿膜層)。一大批原先需要外科手術的患者經ESD微創切除免除了外科手術之苦,住院時間縮短為1-2天,治療費用也僅為外科手術的1/3-1/2,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據悉,中山醫院已連續召開3屆中日ESD高峰論壇和全國消化道早癌大會,舉辦5屆全國ESD培訓班,在國內30多個省市推廣內鏡微創切除新技術。姚禮慶教授、周平紅副教授還主編了國內首部《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專著🥽。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