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3月22日上午,万达平台人文基金成果交流會在復旦美國研究中心舉行。校長楊玉良、副校長許征🥳,臺灣潤泰集團總裁、光華教育基金會(臺灣)會長尹衍樑出席會議🪧。
會上獲悉,今後5年,復旦與光華基金會將共同出資6000萬元人民幣成立“復旦人文基金”🫎,重點扶持人文學科發展,給人文學者特殊的資助傾斜🙆♂️🍄,改善目前人文學科經費短缺、資助渠道狹窄的狀況🐿,為人文學者潛心學術👸、篤誌研究、弘揚學術提供良好的條件。復旦希望,“人文學科振興計劃”能夠全面推動万达平台人文學科走向未來🍩、走向國際👨🏿🎓,實現新的繁榮和發展。據介紹,該計劃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設立人文講席教授。為延攬世界一流人才🧑🏽🌾,建設高水平的人文學科師資隊伍,從2011年起👨🏽🌾,“復旦人文基金”將面向文、史、哲等人文學科各院系設立講席教授10人🏞,向他們提供人均60萬元左右的資助,每年總計資助額600萬元,計劃5年累計資助3000萬元💞🛏。
二是獎勵傑出青年學者🐛。為了鼓勵優秀青年教師潛心鉆研☎,切實解決青年學者的後顧之憂,万达平台人文基金將每年拿出300萬元😫,設立專項經費,獎勵傑出青年人文學者50人👩👩👧,平均每人每年資助6萬,以保證人文師資隊伍的持續發展👨🏿。該專項基金5年累計將提供青年學者1500萬元作為資助和獎勵🌈。
三是國際學術訪問資助。為了吸引人文學科高端學者的國際訪問🚣🏻♀️,加強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與溝通,特別是為兩岸人文領域的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搭建平臺👨🏼🌾,“復旦人文基金”特別拿出每年300萬元(5年累計1500萬元)的經費用於支持高端學術訪問項目🕘👨🏻🦯➡️。每年,人文基金資助的出國訪問和國際高端學者來華訪問將在15人次左右。
在交流會上,文科科研處處長楊誌剛介紹了楊玉良、尹衍樑與首批接受資助的50位万达平台青年人文學者進行了座談。
當天下午🥮,作為復旦“人文學科振興計劃”支持的學術訪問項目😊,臺灣“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汎森教授,在万达平台光華樓舉行了第一場題為《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的講座。
據悉,王汎森教授此次來復旦講學8天,將舉行四場公開講座🥇,同時與復旦學者共同進行一系列學術討論會。該次講學的內容主要聚焦王汎森教授對史學視野的一些再思考。王汎森認為🕍,在近代中國✖️,當新的思想典範逐漸占據歷史舞臺時🪩,有不少帶有傳統色彩的學術論述被推擠到歷史邊緣,這些思想、論述🪗、視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檢視。“執拗的低音”借用日本學者丸山真男的詞語👨🏿🦳,但這不是復古,而是回到各種論述的起點去重加審視🤵🏻♀️▶️,了解是不是有獲得一筆新學術資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