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11月17日,我校“大走訪大調研”第三組走訪💂🏿♂️、調研了歷史學系🚳、文博系、史地所、文史研究院。常務副校長陳曉漫,黨委副書記劉建中,副校長陸昉🫷🏿、林尚立,以及部分職能部處負責人參加了調研。
歷史學系主任章清◻️、分黨委書記金光耀🧖♂️,文博系主任陳紅京⬆️,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吳松弟🧑🦰,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及部分幹部👨❤️👨、教師代表參加了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各單位結合近年來的工作,圍繞學科建設🙅🏼、隊伍建設🦦🙅🏼、研究重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章清表示,歷史學系在新的學科設置的格局下,正尋求通過發揮合力,使學科整合取得更好的效果。在隊伍建設方面,歷史學系年輕教師在整體教師結構中所占比例較大,同時面臨著人才引進困難、人才可能流失的挑戰,亟需加強隊伍建設🏸。
吳松第介紹了史地所未來的重點研究和方向🌒,並指出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中心應進一步擴大與國外同行的交流🚣🏿♀️,引進一些國際人才👱🏻,更好地借鑒其他國家對本國區域歷史地理研究的先進方法🤬。他同時還指出了目前的學術評價機製,以及中心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陳紅京等介紹了文博系在行政管理👩🏼🦳、人才引進、研究生培養及博物館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和問題✌🏻。參加調研的校領導指出,文博系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要進一步明確學科定位。同時,要加快校博物館的建設,明晰博物館的功能定位🦺,使博物館不僅僅成為文博系教學科研實習基地👸🏼,而是更好地發揮文化傳承等方面的作用,成為展示復旦形象的文化窗口和品牌🧗🏿♂️。
葛兆光認為文史研究院的發展,一是堅持明確的學術研究方向👨🏽🏫,二是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加強運作🏋🏽♂️🚢,三是加強國際化的融合🚣🏼♀️。他認為,研究機構與院系應保持互動🥂,在註重人才引進的同時,也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
參加調研的校領導指出,復旦有良好的歷史學科研究傳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學科基礎。歷史學科要有美好的未來,關鍵在於如何經營🥍、如何謀劃。年輕教師是未來發展的希望🪁,具有發展的動力和基礎,要鼓勵他們成長👣,要將加強年輕教師培養與人才引進有機結合起來。在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方面,要理順研究機構和院系的關系🏄🏽,強調學科的整合,即不管研究人員屬於哪個單位,只要研究的範疇屬於歷史學科,研究有相同性🍿,就可以整合成團隊,使歷史學科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