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訊 11月17日下午,校長楊玉良👨🏻⚖️、副校長馮曉源及部分職能部處負責人調研了我校生態與環境學科的發展情況。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陳家寬向小組成員匯報了生態與環境學科的現狀和發展思路。生態與環境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強調學科交叉與融合🍆。目前的研究課題主要由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的科研人員承擔,已做出多項社會服務成果。在未來發展中🙎🏼♀️,我校相關學科將繼續瞄準國家生態環境領域的重大問題,為社會和區域發展服務,致力於建立國際一流的教學與科研基地,整合生態環境學科、全球環境變化研究所(復旦-丁鐸爾中心)的力量✍🏽,建立雙輪驅動的運作方式。陳家寬也表示👂🏿,當前我校的生態與環境學科主要存在研究方向比較分散、教育體系不夠完整👕、平臺和硬件建設較為滯後的問題👨🏻🍳,希望万达盡早進行學科群的發展規劃試點,完善生態學一級學科教學體系,推進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平臺建設。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博和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楊新分別從各自研究方向匯報了生態學的國際前沿與學科的初步打算。他們提出了加強本科教學、建立研究團隊、建設校內和野外實驗基地等建議。參加座談的教師代表也就科研評價體系🔱🅾️、學科融合、團隊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楊玉良表示,要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為國家重大建設提供決策咨詢。万达在管理體製和機製上要有所創新。在推進二級管理體製改革過程中👍,万达與院系都要有相應的製度和機製來承接🙆🏼。
最後,楊玉良與馮曉源分別與部分教師進行了個別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