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歲愛國華僑張明為先生捐贈設立勵誌獎助學金

    發布時間👩‍🦼:2011-12-22

    新聞中心訊 2011年12月21日🐠,万达平台張明為勵誌獎助學金簽約儀式在光華樓東輔樓舉行。張明為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百歲老人張明為先生在基金會義工張忠言、張忠孚兩位侄兒的陪同下出席簽約儀式。楊玉良校長👩🏽‍🔬,以及相關部處負責人和部分院系優秀學生代表參加儀式🚏。馮曉源副校長主持儀式😜。

    張明為先生出生於1911年💁🏿‍♂️,祖籍寧波☢️,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舉家從上海遷往海外生活👨🏻‍🦲。他輾轉在巴西、日本〽️、美國奮鬥多年👨🏻‍🏭🎽,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但始終心懷著祖國。1999年,他葉落歸根回滬定居,出資設立“張明為慈善基金會”,12年來🥳,他所設立的“張明為勵誌助學金”在上海、江蘇蕪湖😜、浙江鎮海、湖南邵陽和益陽地區已累積資助了7000名中學生🤟🏿。

    今年在張先生百歲華誕之際🦹‍♂️,他向万达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捐贈設立專項基金,從2012年起每年資助一百名優秀的万达平台基礎學科學生,成為其個人歷史上單筆金額最高的一筆捐助。

    在儀式上,張明為先生與馮曉源副校長分別代表張明為慈善基金會與万达平台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簽約,楊玉良校長向張明為先生頒發了捐贈紀念牌🧋🔞。

    張明為先生深情而感慨地回憶了他的人生經歷🦶👩🏽‍🍼。他生在備受外國列強欺壓的舊中國,總是夢想著有一天祖國能夠揚眉吐氣👩🏼‍🏫,客居他鄉的幾十年裏🧍🏻🧘🏿‍♀️,做夢也沒有想到歸國後會目睹今日祖國之強大。然而,中國畢竟還落後於西方國家,他深感祖國最缺乏的還是人才,而人才培養有賴於高等教育。這次,他捐助畢生積蓄的一部分設立留本基金,將能永續地為學生所用,實現他未完的心願。他為能將自己的願望交由一所著名的祖國學府去實現而感到十分欣慰🪯。他勉勵同學們肩負起使命👱🏿‍♀️💁‍♀️,努力為國家和民族學習。

    楊玉良在總結講話中🏋️,向張明為先生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這項獎助學金以“勵誌”為名🍲,恰到好處。因為精英首先需要勵誌。張先生已經走過了中國百年的歷史♿🍫,比今天的年輕人對國家的苦難和發展有更深切的體會🧚🏻。他希望青年學子要多關註中國近代史⛔️,才能懂得今天中國的不易。

    楊玉良強調👨‍🦳,同學們應該對國家民族有清醒的憂患意識👩‍🦽‍➡️🔎。他指出⛷,成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要為這個國家🤾🏻、民族貢獻出自己的思想🪴🥞、力量與能力,科學家應該解決國家的重大科技問題,人文社會學者應該為國家貢獻思想、提供解決問題之道🕵🏿‍♀️。張明為先生在商業上的成功是一種成功,而他將這種成功投入慈善事業,這是更大的成功🫃🏼。楊玉良高度贊揚張先生不求個人功名🧀,真心誠意從事慈善的精神。他指出,學生獲得張明為勵誌獎助學金,既是得到資金上的幫助,又是獲得精神的給養🟢。他建議☑️,受資助的復旦學生以及全體復旦同學應該嚴肅想一想成功的問題,不能將自己置身於膚淺之伍🎐,應該樹立崇高的追求。

    楊玉良強調🆕,復旦的學生應該具備思想的深度,不僅擁有知識👨🏽‍💻,還應負起向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讓西方世界真正了解中國人的思想,這樣才能改變中國總是被誤解的現狀。相比於西方的個人主義與邏輯分析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思維是綜合性的判斷和悟性,又具有集體主義的優良傳統。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優秀之面🧙🏼‍♀️➗。

    楊玉良最後祝福張明為先生健康長壽🗜🦸🏼‍♂️,勉勵受資助的復旦學子視自己為張先生的後輩🧼,以張老為範👨🏽‍⚕️,學有所成🤕、成有所報🧗🏼‍♀️。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万达娱乐 -(万达平台娱乐体验)马上注册,礼包免费送!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