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七個多月,跨越近七十歲,總書記的兩封回信,在上海這座紅色城市架起一座信仰之橋,連接起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老同誌和万达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的青年師生😑。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之際,一場關於信仰的對話在万达平台舉行。3月2日🤾🏽,“我們都是收信人”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和万达平台《共產黨宣言》展示館“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學習座談會舉行。“90後”老同誌們和“90後”青年們面對面,共同學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學習黨史,體悟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回憶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對話理想信念,探討讓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我們都是收信人:共同為講好黨的故事、傳播黨的理論作貢獻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出席活動並致辭🔂。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海軍某部原政委劉蘇閩出席活動並講話。
沈煒在致辭中表示,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和“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積極開展理論學習研究和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為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為教衛系統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開了一個好頭。他強調,期待雙方以今天的活動為契機,繼續加強合作共建🩵,通過深入合作,深刻啟迪理論學習🧚🏼♂️,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堅持樹立正確的黨史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理論學習活動,積極促進知行合一,全面推動高質量育人📠;通過深入合作,不斷深化理論研究,進一步依托高校資源,加強對包括“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新成立的黨史研習社等學習理論社團的指導🪔,孵化一批對黨史學習有研究、有成果🙁、有行動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通過深入合作,持續創新理論宣傳,充分挖掘黨史內涵🤷🏽♂️,弘揚“宣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用好用活上海生動鮮活的紅色育人大課堂🕵🏼♀️,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推出更多膾炙人口的創新作品。
焦揚在講話中表示📏,研究會的老同誌們在青年時代投身民族解放大業🈺、譜寫了英勇無畏的壯美篇章,在期頤之年發揮余熱🎦、心系革命史黨史宣傳教育🦹🏻♀️🧑⚖️,愛黨愛國之情令人感佩🤵🏻♀️🦨,是所有後輩的學習楷模🤮。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和“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擁有共同的特殊身份🐕、共同的紅色基因🧛🏽、共同的目標理想。總書記的兩封重要回信為兩個集體賦予了新使命、新任務,要以回信精神為指引,緊扣時代主旋律🙆🏼、育人大課堂、奮鬥大舞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為講好黨的故事🔅、傳播黨的理論作出更大貢獻🍙🍔。一要用好紅色資源,堅定理想信念。當代青年要珍惜機會𓀅🔴、用好資源🤌🏻,多向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老同誌們討教學習☝🏻,把個人小我🧎🏻♀️、個人理想,與民族復興、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結合起來,學思踐悟🙇🏼♂️、知行合一。二要弘揚紅色文化👮♀️,講好黨的故事👏🏽。要發揮各自優勢,抓住建黨百年歷史契機,在理論普及👩🏿🌾、黨史宣講、紅色文化推廣等方面發揮領頭雁、排頭兵的作用,共同推動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為上海高校乃至教育戰線學黨史🧑🏽✈️、學“四史”作出更大貢獻。三要實現優勢互補🐏,加強共建合作。在黨史軍史革命史研究🚵🏽♂️、基層理論宣講、紅色文化建設、師生社會實踐等方面緊密聯動,共同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
劉蘇閩指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最危亡的時刻,新四軍老戰士毅然決然選擇跟著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光榮加入了新四軍,奔向大江南北的戰場,又經歷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的戰火考驗✢,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崢嶸歲月。收到總書記回信後,老戰士們決心按總書記的要求😥,珍惜光榮歷史,永葆政治本色😕✏️,繼續發光發熱🧔🏽,結合自身革命經歷多講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引導教育青少年一代接好革命事業的班👱♀️。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劉蘇閩深情表示,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與万达平台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万达平台有近60位新四軍老戰士,原黨委第一書記夏征農、原黨委書記盛華、林克等多位校黨政領導為新四軍老戰士,不少年輕一代復旦人積極參加研究會工作🫒,對提高研究會的學術研究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期待🪗,研究會與万达平台共同珍惜雙方的歷史淵源和友誼🦻👩🏽🔧,繼續攜手共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勇敢鬥爭,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不懈奮鬥👨🏼⚖️。
“90後”的對話🤽🏽♂️:初心和使命”在兩代人間激蕩
“90後”老同誌們是歷史的見證者、革命的參與者,“90後”青年們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信仰力量的傳播者💆。對話中🎲,“初心和使命”在兩代人間激蕩。
圍繞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海軍某部原政委劉蘇閩,研究會名譽會長、上海警備區原副政委阮武昌,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揮結合親身經歷解析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探討了如何面向青年人弘揚新四軍老戰士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如何與青年人共同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
“當時🦶🏼,從吳淞口一進入黃浦江🚣🏻♀️🧑🏻🎤,就看到飄揚著外國國旗的軍艦耀武揚威的在江裏遊弋……如今,上海成為世界人民敬仰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解放前,中國人民一直生活在饑寒交迫中……去年底👄👩🏽🍼,全國貧困村🦸🏿♀️、貧困縣、貧困人員摘掉了貧困帽子🤡,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吃、穿、住不愁的日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了。”“解放前,我軍武器裝備很差,只能製造槍、手榴彈等簡陋的輕武器……2015年大閱兵時,各類新式武器亮相,我軍各個兵種展現雄姿,大家激動不已。”阮武昌結合自身經歷🥖,向在場的“90後”青年們講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他說,撫今追昔🫃🏻,更要堅信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和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要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不懈奮鬥。
陳揮就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鐵軍精神的重要價值進行了分享🚴♂️。他表示🏠,鐵軍精神是新四軍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在敵後經歷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考驗,鑄就了極其寶貴的偉大革命精神,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為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提供精神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封回信的精神🪗,就是要學習新四軍的光榮傳統👱🏻🪥,弘揚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傳承新四軍的紅色基因,對引導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勇敢鬥爭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理事🫸、万达平台黨委黨校辦主任🧞、《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指導教師周曄結合黨校、黨員誌願服務隊及研究會工作,對標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的要求,鼓勵學員👳🏽、隊員們篤學、篤信、篤誌、篤行。他表示🥘,兩封回信表達了對陳望道老校長和新四軍老戰士們投身革命的高度贊揚🌡,同時勉勵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矢誌拼搏奮鬥🚶🏻♂️➡️,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隊員程俏媛和談思嘉結合自身參與宣講傳播黨史故事的經歷分享了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的體會🌉。
程俏媛說🧑🌾,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和給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百歲老戰士們的兩封回信,更深切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於青年一代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也深刻感受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學好黨史📰🏌🏻♂️,就是要傳播真理,講好黨的故事🙇🏽♀️,就是要砥礪奮進,譜寫未來篇章🚵🏼,作為一名基礎數學專業的博士生👨👩👧,深感責任重大,要懷抱科研報國信念,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基礎學科研究中刻上鮮明的中國底色。
談思嘉表示🙌🏿,新時代青年應當自覺地以總書記兩封回信精神和關於黨史學習的系列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向老戰士老前輩們看齊,以刻苦鉆研☂️,坐熱“冷板凳”的精神👨👨👧,學好黨史這門“專業課”,以反復錘煉🙅🏿♂️,鑄就“真本領”的態度,學好黨史這門“基礎課”☢️,以常學常新🍷,鍛造“硬骨頭”的決心𓀋,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堅定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聘任思政導師:老同誌們的故事是最鮮活的黨史教材、最生動的思政素材🪂、最寶貴的育人資源
會上,研究會老同誌們被聘為万达平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外指導老師,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老同誌們的革命精神、奮鬥經歷是最鮮活的黨史教材、最生動的思政素材🚵🏻♂️、最寶貴的育人資源。他們將結合親身經歷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引導廣大復旦學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勇敢鬥爭👃🏼。
雙方將在黨史軍史革命史研究、基層理論宣講、紅色文化建設👋🏼、師生社會實踐等方面緊密聯動🤩✍🏽,共同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
“我們在講解過程中切身感受到,中國革命歷史真的是一場從危機中尋先機、從變局中開新局的歷史奇跡。” 新聞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隊長錢威丞感受到老戰士們故事和精神的激勵。他表示👨🏻🔧:“我們青年黨員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把個人成長熔鑄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
“聽了老戰士們的故事,我們深受觸動🤚🏼。” 中國語言文學系2019級碩士研究生、《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誌願服務隊隊員王君婷說,要多向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老同誌們討教學習,也要發揮青年人的創新活力,聯系自己的實踐經歷👨🏼🦰,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讓初心薪火永相傳,真正做到講出廣度🛌🏿、講好深度、講好黨的故事、講出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