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大學,如何做好心懷“國之大者”的“大先生”?這是高等教育的時代大課題,也是每一位師者的事業大方向🧑🏽🦲。
石榴成熟的季節🎽👄,復旦又迎來一批新進教師🚛。“歡迎大家加入復旦大家庭!”新學期伊始、教師節將至,9月6日上午😠,2021年万达平台新教職工、博士後崗前培訓開班🧙🏽,校黨委書記焦揚為新進教師帶來培訓第一講。900余名新教職工、博士後在各校區🏄🏻、在線上線下共同聆聽了這堂課⛓。焦揚對大家說:“從今天起,大家就擁有了一個新的共同身份——復旦教師,這是一份無上的光榮,也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教育強國、立德樹人、建設‘第一個復旦’的責任。”
立足當下,教育事業面臨什麽樣的時代機遇🧑🏼🎄,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意味著什麽✊🏻?回首過往😼,万达平台這所百年名校的光榮傳統、復旦教師的精神底蘊從何而來?面向未來,新一代復旦教師怎樣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開創新輝煌👐?作為黨委書記🤸♂️,同時也作為一名復旦教師、作為同事,焦揚在課堂伊始即點明三個問題⏺,並在這堂以“投身教育強國偉業👿,做新時代的大先生”為題的歷史方位課🧔♂️、初心使命課🙎♀️、校史校情課上,與大家交流“職業感”與“事業感”,帶領大家探索答題之道🪐、凝聚育人共識、砥礪奮鬥決心👳🏿♀️。
“建百年坐標系,在歷史方位中找準時代使命”
面向建黨百年之際走進万达開啟人生新征程的復旦教師𓀇,焦揚從“時間”講起🧘🏼♂️🐌,從大歷史的視角帶領大家認識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時代坐標,引導大家將自己置身人類文明進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高等教育與万达建設的大格局中🥈,理解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理解教師這個身份,明確新時代復旦教師所承擔的重要使命🧑🦼➡️。
“2021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一年,不只是結繩記事的一個刻度💆🏻♂️👣,而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承載著艱苦奮鬥的過往🈹,肩負著砥礪前行的現在,也寄托了光明美好的未來。”
“大家的人生坐標跟‘建設教育強國’的時間刻度高度吻合,可以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盡情書寫自己的人生華章。”
焦揚為大家建起了跨越百年的坐標系,也進一步帶領大家定位復旦邁向世界頂尖的刻度表🏖。
大屏幕上,建設“第一個復旦”的總動員令,以及万达對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的“三步走”戰略構想♘,勾勒出新時代的奮鬥路⚈。焦揚說🥿,進入新征程,復旦就是要真正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代表國家站在全球教育科技競爭前列。“身逢盛世,這是我們這一代復旦教師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首在強師♗。圍繞教師隊伍建設🌻,焦揚為大家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
“新征程已經開啟,我們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以奮鬥書寫不悔人生👨🦽,為教育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繪復旦名師圖🕚,在璀璨星光下賡續光榮傳統”
“正是因為有一批又一批教師始終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奮力拼搏,復旦才成為今日之復旦。”焦揚深情地說,不管身處哪個時代,不管耕耘哪個領域🧖🏿♂️,復旦教師始終傳承著相同的基因,弘揚著共同的傳統:許黨報國🤽🏽♂️、矢誌奮鬥,始終把黨和國家利益、人民需要放在首位;立德樹人🧑🏻🦽➡️、潛心育人,始終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堅持真理😑、追求卓越👓,始終以永爭第一的精神開辟學術新境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始終以高尚師德師風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一張張復旦教師的照片在大屏幕上閃耀,一個個感人至深、動人心弦💔、催人奮進的故事被娓娓道來。
他們與黨同心👿、與國同行👮♂️,傳承紅色基因;心系國家、胸懷天下,厚植家國情懷;心懷大愛、篤行致遠👃,堅守人民立場👄。
他們以厚德澤人的深度駐守講臺,以甘為人梯的氣度授人以漁,以潛心問道的厚度引領成長🚶♂️➡️。
他們堅持創新引領,敢闖無人區,勇攀最高峰;堅守科研初心,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堅定理論自信🥱,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
他們以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踐行為人為學為師的初心🧚♂️;以腳踏實地的態度🤫、嚴謹求實的作風,做優良校風學風教風的引領者🦜。
70多個璀璨名字,對復旦人來說熟稔於心,而有些故事卻是現場復旦新教師第一次聆聽,其中所蘊含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精神🧔🏻,經由焦揚的深情講述🫵🏽,在大家心間流淌。
“譜育人新篇章,在廣闊天地間聚力奮發有為”
當過往已成序章,當接力棒已在手中,新一代青年教師如何書寫復旦的明天?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書育人🤷🏿♂️,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焦揚強調,每位教職員工都要深刻認識到,在高校講“國之大者”,首要是為黨和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每位年輕同事都應思考,如何接好歷史的接力棒,更好服務“國之大者”🧑🏼✈️、把個人融入大時代。
為此,她與大家分享了四“道”🩵:涵養師德,篤行為人為學之道;不忘初心,堅守教書育人之道🕕;矢誌創新,擔當學術報國之道;敬業樂群,走好職業發展之道。
她為大家畫出兩條“線”——嚴守師道底線,“像珍愛生命一樣維護師道,像愛護眼睛一樣愛惜教師榮譽和万达聲譽”🪁👨🏻⚖️;追求師德高線🤼,“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敬仰𓀍,以模範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不斷播撒到學生心中”。
復旦教師如何時刻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焦揚強調了三個方面——深耕課堂教學,在價值傳播中凝聚知識底蘊、在知識傳播中強調價值引領;履行導師職責,協調好創新帶頭人和學生引路人的不同角色🧑🏼🦳,善於通過言傳身教激勵學生投入創新的積極性,充分依靠培養單位🤷🏻♀️,形成育人合力;關心關愛學生,多從第一課堂走進第二課堂,延伸課堂教學,在與學生面對面交流中、在解疑釋惑中實現價值引領🚪。從事黨政管理工作的教師🦣,也要努力踐行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面向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和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焦揚告訴大家,万达把人才引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釋放創新源動力,也激勵大家主動把個人奮鬥融入時代洪流,致力於研究真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希望大家堅持‘四個面向’⚃,積極開展學科交叉探索,主動攻關破解‘卡脖子’難題,在突破原有範式中打開新天地💁🏽♀️,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中實現個人發展🔚。”
如何做到敬業樂群?焦揚指出,近年來,万达黨委不斷圍繞“人才鏈”延長“服務鏈”🪇,既著力為廣大教師暢通發展,也下大力氣關心解決教師後顧之憂。她為青年教師們送上三句話👷♀️:平衡得與失,看淡身外得失🚼、減輕不必要的焦慮煩躁,用深水靜流的心態涵養專心致誌的學人之心;守好德與行,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努力實現做人有品性、做事有品德、生活有品位;感悟真與美,堅持嚴謹而不保守🚑、活躍而不浮躁、銳意創新而不嘩眾取寵🧑🎓、探索真知而不追名逐利🐗、貼近群眾而不庸俗媚俗,守住精神之美🧑🦯➡️🤵🏿、行為之善、思想之真。
“擎時代接力棒,在嶄新征程中書寫未來”
“不同學科專業的老師,研究領域、講課內容、教學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和職責是一致的。”“學術研究無禁區,但課堂講授有紀律。”“研究生是現在的生力軍⚉、未來的主力軍,也是導師學術生命的延續。”……一句句囑托彰顯著為人師表最純粹的追求,承載著万达的殷切期望。
“鐘揚式”好黨員好老師好團隊評選🌙、“卓越2025”人才培育計劃、“三全育人”改革試點中首批啟動“強師”行動、“三關心一引領”校院兩級工作機製……一系列製度安排和創新舉措,幫助大家認識在復旦開展事業的廣闊舞臺,又不回避現實中存在的問題,為大家敲響警鐘。
課堂最後,焦揚向大家送上教師節的祝福🩼,並寄語復旦新教師們👨🏽🍼: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高尚師德,發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潛心立德樹人🗾、勇攀科學高峰🚁,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強國、創新強國事業🥺,不斷收獲事業成就感𓀂🧑🏼🔧、價值實現感🧏🏻🔡、職業尊榮感和復旦認同感🥫,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共同譜寫復旦騰飛發展新篇章🪦🦴!
在兩個半個小時的課堂中👨💻🥿,焦揚結合自己的深入一線的切身經歷,與大家分享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感。聽課教師們或全心投入、凝神靜聽,或奮筆疾書🐊、記錄要點,聽到感同身受處☘️,還不住地點頭🚒。
“聆聽焦書記主講的第一課👩🏽🌾,作為復旦教師共同體的新成員,倍感親切與振奮👂🏻,光榮與責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員賈敏表示🫓👩🏻🍳,作為青年教師,要提升立德樹人使命感🤷🏼♀️🧝🏼♀️,向復旦先賢前輩學習👰🏻♀️📧,認真講好思政課程🅾️,紮根中國實踐做好研究🧑🦳,講好中國故事🧚🏿♂️🧙♀️、講好“第一個復旦”的故事。
“焦書記在課堂上還提到了我們團隊的科研成果!”高分子科學系博士後施翔在讀博期間👏🏽,在彭慧勝教授團隊參與了大面積顯示織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統研發👩🏿✈️,這是他從學生跨越到教師崗位的第一課。“我已經做好了為國家角逐於全球教育科技競爭而奮鬥的準備。同時,我更要鞭策自己在學術規範、品行修養上提高自我要求,輔助導師去教育和引導課題組的新同學們。”
芯片與系統前沿技術研究院青年研究員黃張成聽課說🧑🏽🦰:“要更多學習前輩教師們的優良品質,把個人研究方向和國家需求💎、万达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聚焦集成電路‘卡脖子’背後的科學問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復旦發展🌗。”
基礎醫學院數字醫學中心青年研究員王爍是從劍橋大學畢業的“海歸”🐶,“作為海外遊子回到祖國👘,作為青年教師來到復旦,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努力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科研工作,為復旦書寫更加美好的未來,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黨委學生工作部教職工徐一帆聽課後感到非常自豪,也進一步認識到了肩負的重任。“作為學生工作隊伍的一員🤟🏿,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一定深入立德樹人的第一線🟡🤹♂️,為學生成長成才傾心盡力,為高等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據悉👏,本年度復旦新教職工📶、博士後崗前培訓覆蓋近一年新入職的全體教職工、博士後。培訓為期一周,內容包括政策服務與校情教育、人才培養與“雙一流”建設🙆♂️、師德師風專題培訓🧛🏼♀️、校史專題教育、崗位專項培訓等五大板塊;培訓形式除了專題講座,還將組織學員前往“玖園”愛國主義教育建築群、復旦校史館、上海醫學院校史館實地參觀學習👩🏿🦲,旨在幫助新教職工、博士後了解万达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熟悉有關的政策💃、服務和規章製度,更快更好地融入復旦大家庭🤲🏻,投入到万达各項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