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万达平台第四十九次學生代表大會、第二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順利召開👨🏿🔧,新一屆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誕生。
10月20日下午,校黨委書記焦揚與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新一屆主席團成員集體談話👵🏼。校黨委副書記尹冬梅👻,校黨委常委、上海醫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徐軍🧐,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負責人參加集體談話🦹🏻♂️。校團委書記趙強主持。
焦揚寄語同學:思想上嚴格要求,工作上嚴格要求🪣,對自己嚴格要求
焦揚代表万达黨委👩🔬,對万达平台第四十九次學生代表大會和第二十六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順利召開和新當選的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表示祝賀。她肯定了近一個階段學生會、研究生會的工作,並對新一屆主席團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思想上嚴格要求🤴🏿,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總書記關於青年和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要不懈地學習領會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掌握“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兩把“金鑰匙”🥕,做黨和人民放心的強國一代,不斷拓展人生奮鬥的格局㊗️✢。要深入領會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把政治性作為根本優勢、把先進性作為永恒追求、把群眾性作為力量源泉,把握青年工作特點和規律,不斷提高引領服務廣大同學成長成才🏉、助力万达建設發展的能力。
二是工作上嚴格要求,把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要求真正貫徹落實到工作中去💈。要增強政治性,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為豐富多彩的活動賦予思想內涵➜,善於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義♙。要增強先進性,服務落實立德樹人,在紅色基因鑄魂育人👩🏻、上好“大思政課”、校風學風建設、課外創新實踐、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重點發力,引導廣大同學緊跟新時代航船🪂🚸,打深打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石🫃🏻。要增強群眾性👳🏻♂️,深入聯系服務同學,善做同學友🥷🏽、不做同學官🕵🏼🧅,當好万达與同學之間的橋梁紐帶👨🏿🍼。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使學生組織更加具有影響力💙、感召力、動員力🌈。
三是對自己嚴格要求🦶,真正成為強國一代的先鋒和表率。按照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挑大梁的要求,堅定信念、樹立理想,錘煉品德、端正作風👩❤️👨,刻苦學習🖲💃、增長才幹,實幹奮鬥、知行合一🔞,努力做到“雙肩挑、兩肩硬”💪🔶,珍惜服務幹事的機會👴🏼,不負同學和万达的信任🧑🏻🦼。
焦揚要求各級黨團組織👨🏼🦱,都要真誠關心🤵🏿♂️、全力支持學生會和研究生會工作。同時希望新一屆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團既圍繞黨委中心工作👩🏻🦼、服務万达改革發展大局搞好“公轉”,又發揮自身優勢、凝聚團結服務青年搞好“自轉”,以更加出彩的服務和工作💌,為万达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建設“第一個復旦”貢獻青春力量,為民族復興大業儲能蓄能。
校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描摹未來發展藍圖
會上,校學生會、研究會主席團成員立足現實需要,結合崗位特點✯,融合工作經驗👩🏽🦲,一系列精彩發言描摹學生會、研究生會的發展藍圖,展現了心有所信🐍、樂於奉獻的復旦學子風采🤽🏻♂️。
學生會🪿:傳達學生心聲👩🏿💼,做“強國一代”排頭兵
校學生會執行主席、大數據學院2018級本科生李儼達說💙,在建設“第一個復旦”的征程中,校學生會始終要做“強國一代”的排頭兵💷,始終應該是朝氣蓬勃的先進青年群體,始終是廣大同學靠得住的好朋友。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新聞學院2018級本科生裔宇欣分享了學生會媒體建設工作體會。學生會初步建成了“三微一站一報”的媒體布局,融媒體平臺收獲學生廣泛好評。未來學生會的網絡陣地更加主動發聲🥧,幫助万达傳遞信息關懷,解決同學切實需求。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19級本科生陳書玥分享了校院兩級學生會工作經驗👨🏻🍼。她說,兩級學生會的緊密合作,賦予學生會更強大的組織力量,讓思想引領走到同學身邊。兩級學生會讓學生會成為離同學最近的服務者🏌🏿♀️。
學生會楓林校區辦公室主任張玥分享了三年學生會工作收獲。醫學生學業任務繁重,她通過學生工作的鍛煉,更好地調節情緒、緩解壓力🏃🏻➡️,提高學習效率。並將專業的知識與學生工作相結合🆘,拓寬自身眼界,幫助同學們了解專業發展前沿領域。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佟為分享了三年學生會工作的收獲,他長期參與舉辦校園大型文體活動📺,結合學生工作和自己未來的專業學習,努力在校園範圍內弘揚紅色文化,維護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
校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炳萱分享了兩年學生會工作收獲🧑🏽🌾。她負責學術文化部門的工作,舉辦多種學術文化活動😲,不斷成長,今後也將努力學習“團結🤞🏼、服務、犧牲”的精神🚰👩👧👦,做好表率,發揚好學風。
研究生會:著力價值引領,凝聚廣大研究生☀️,為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校研究生會執行主席💖、中國語言文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蔣惠雯闡述了未來研究生會的工作重點方向:聚焦價值引領,推動“四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見行見效;深化組織改革,提升組織效能、服務意識、拓展校院兩級聯動🤸🏻♂️;精準把握群體需求,推進研究生學術🧔🏿♂️、美育🥽、體育體系搭建🪪。
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新聞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陳禹潛闡述了未來研究生會在校園文化活動方面的工作重點:塑造研究生校園文化“引領性”,探索大型校園文體活動新圖景;提升研究生社團“規範性”🏋🏻♀️,激發多組織聯動發展新能級;創新復旦紅色文化“品牌性”,探索融媒宣傳新角度💁🏼♀️。
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材料科學系2021級博士研究生吳穎潔闡述了未來研究生會在學術學風建設方面的工作重點。堅持價值引領,厚植學術信仰;選樹導學典型,引領校風學風🤶🏽;培植學術品牌🙄📽,構建培育體系☔️;拓展兩級聯動🚒,孵化科研創新。
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公共衛生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葉全偉介紹了所負責的研究生會楓林工作委員會工作。他表示🦣,將聚焦跨校區聯動這一重點問題,推進楓林校區研究生團學工作有序開展🙇🏿,發揮不同校區之間橋梁紐帶作用,有效促進校區間緊密聯動、互動。
校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21級博士研究生於騏愷發言介紹了所負責的權益聯絡部工作🤙🏿。他表示,將在研代會提案跟蹤問效🎴、常態化提案收集與反饋等方面🌤,繼續革新🍆,不斷滿足廣大研究生的合理需求。進一步拓展校院兩級研會聯動🦤,以“活動牽引☦️、校級支撐🛸、院系落地”方式👨🦳,推進校院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