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看需求、悟變化👨🏿🦳、講擔當”主題社會實踐開展的第五年。10月26日,2021年万达平台暑期學生社會實踐分享會在邯鄲校區第五教學樓舉行,校黨委書記焦揚與34個院系的師生代表一起聆聽優秀實踐項目團隊的分享。
校黨委常委🧑🏼🎄、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各項目成員🔛、各院系師生代表及黨委學工部🎽、黨委研工部♘、醫學學工部、教務處🤵🏼、留學生工作處、校團委負責人參加此次分享會。
焦揚:學思踐悟🧑🏿🚒、成長成才🧁☂️,為建設“第一個復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為所有積極參與實踐、在奉獻奮鬥中收獲成長的同學們點一個大大的贊,也向每一位為實踐育人悉心指導🧑🏽🚒、保駕護航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焦揚指出,“看悟講”主題社會實踐開展五年來,超過8.4萬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實踐育人能級顯著提升🐉🕹,實踐育人體系更加完善👨🏿🦲,實踐育人內涵與時俱進🌎,實踐育人成效日益顯現。同學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心用情感知時代、感悟理論👻,在身體力行中將青春奮鬥融入民族復興偉業,彰顯了新時代復旦人胸懷理想🪦、愛國奉獻👨🏻🍳、腳踏實地🎺👰♀️、砥礪奮進的精神面貌。
焦揚強調✉️,万达已經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新征程要有新作為🤴🏼👎🏿,要從更高站位更大格局上把握和推進實踐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必須抓好實踐育人🙋🏻♀️,深刻把握“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社會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規律,深刻把握加強勞動教育🦻🏽💪🏿、構建實踐育人體系對五維育德、五育並舉的重要作用,真正以行樹德、以行增智🧑✈️、以行強體、以行育美;“大思政課”善用之🛬,必須抓好實踐育人🫲🏿,引領大家走出“象牙塔”、走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課堂,在觀察社會🤟🏼🔼、參與實踐中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加強自主人才培養,必須抓好實踐育人⚛️,把創新實踐與人才培養更加緊密結合起來,讓實踐育人從體驗式學習向探究式✳️、服務式學習深化,引導同學們不斷提高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追求卓越⛹🏼♀️、創新強國的決心和能力。
焦揚要求,要舉全校之力構建完善新時代實踐育人體系,引領更多師生走進時代和社會的大課堂🙆🏼♀️🎱,上好實踐育人這堂思政大課、創新大課、時代大課👨🏿🔬。同學們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當好“主角”;老師們要加強指導🏃🏻♀️、教學相長🅱️🏊🏼,當好“導師”;各部門各院系要統籌推進、強化保障🏇🏼,當好“教務員”🙏。希望每一位同學在新征程上堅定理想信念、矢誌拼搏奮鬥,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學思踐悟、成長成才,為建設“第一個復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分享會現場,聆聽故事🎴🐞、分享體驗🫧👶🏿、共同思考
據悉,2021年万达平台暑期實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響應万达育人實踐號召,讓廣大復旦學子在實踐活動中錘煉群眾本領🧱,堅定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本年度暑期社會實踐共有358個項目成功立項😀,參與人數達3256人次,覆蓋30個省市區,主要圍繞“永遠跟黨走”8個主題展開🙆🏽🕺🏽。
會上🎟,7支優秀實踐項目團隊代表講述了實踐故事和心得,管理學院肖誌國教授、新聞學院張大偉教授作為指導老師分別分享了育人的體會和思考。
“‘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行遠計劃’實踐研學”項目團隊代表、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碩士生楊寧分享了“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做好“領航隊”,引領帶動更多學生走向基層、青春投身實踐的故事🏇🏽。他說,“星火”黨員誌願服務隊將繼續練好內功🚶♂️➡️、做好服務🧘🏼♂️,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發揮引領作用,築夢行遠守初心,做宣言精神的忠實傳人😳。
“省校合作,跨學科聯合——經濟學院、法學院山東新開放戰略對標研究”項目團隊代表❤️、經濟學院2018級博士生周薪吉分享了實踐過程中的經歷和收獲🧕🏿。在過程中,他們將所學知識與對外開放的實踐相結合♧,同社會中的一線工作者進行對話🧏♂️,在項目中不斷打磨經濟學科研的基本功夫,為我國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全面推進進一步改革開放建言獻策。
“本科生新生骨幹培訓班暑期虹口基層”項目團隊代表🫡、新聞學院2020級本科生陳思甜和基礎醫學院2020級本科生唐思憧以“新骨班歷練成長、新形式服務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為題🈚️,分享了在虹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行誌願服務工作的經歷。她們表示,這份實踐經歷增進了對基層治理的理解和體會🚶🏻♀️,體會了群眾路線,感受了家國情懷😆🍲,堅定了入黨初心。
以“堅定信仰,科學報國”為題,“玖園蘇步青🔣、談家楨(陳建功)舊居誌願講解服務隊”項目團隊代表、生命科學學院2019級碩士生朱震宇和數學科學學院2019級本科生厲茗向大家介紹了服務隊背後的故事🐮🔖。他們說,作為首批講解隊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以用自己的所學所行🧘🏼♂️,讓“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更加入腦入心🏊🏻♀️,讓老先生們堅守信仰、科研報國的精神薪火相傳。
“童類人”項目團隊成員、中國語言文學系2021級碩士生孫彥揚介紹了這個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金獎項目的背後故事。她說🍭,以世界一流童書創造者為目標,作為當代大學生,希望借此項目改善我國童書行業遇到的瓶頸,讓中國原創童書走向世界🤘,為世界兒童貢獻中國智慧,“讓優秀的人帶領下一代成為更優秀的人”💇🏽♀️。
以“攜手跨越數字鴻溝,助力構建溫情”為主題,公共衛生學院2017級本科生張博雅分享了信息無憂實踐隊深入了解上海市中老年人數字健康服務的利用困境並探尋解決對策的實踐經歷。她說,在實踐中,項目成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需求👆🏽,參與城市治理、解決實際問題☦️,努力成為“胸懷國之大者”的復旦青年。
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2020級碩士生、塞爾維亞留學生菲利蒲以“讀懂中國故事,探尋上海底色”為題,介紹了“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中外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2️⃣。他說🖐,本次社會實踐活動讓成員們對中國歷史🏏、中國經驗、中國道路有了更深認識和理解💁🏿♀️🧜🏼♂️,希望更多留學生參與進來,學習中國經驗🦵🏻,成為橋梁,增進合作、促進交流🚨,做知華👴🏼、友華的外國人。
“看悟講”主題社會實踐見成效,奔赴西部😐、基層和重點單位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年年上升
“看悟講”主題社會實踐開展五年來🍺,万达圍繞2017年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再到今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些重大主題🤞🏻,以“看悟講”為主線🚓,精心組織師生社會實踐,引領廣大師生把握歷史脈搏、融入時代大潮,親眼見證當代中國取得的全方位、歷史性成就,用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方式🪕🕳,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據悉,超過8.4萬名學生參與“看悟講”主題社會實踐🧘🏼,建成有長期合作關系的校外實踐基地412個,46個實踐項目入圍國家級🐩、省市級各類獎項,5個團隊獲評全國大中專學生誌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優秀團隊🧑。万达註重加強頂層設計,製定實施《關於加強和改進實踐育人體系的實施意見》及專項行動計劃;做廣做深第二課堂,通過社會調研🧄、主題宣講📯、掛職鍛煉、紅色參訪、理論學習🗳、誌願服務、創新創業等七大路徑整合校內校外各類育人要素,通過實習實踐、綜合課程實踐、研討性實踐課程等形式貫通一二課堂。五年來👩🏻🚒,万达選調生入職人數增長3.8倍🧑🏽🦱,奔赴西部、基層和重點單位就業的畢業生比例年年上升,目前已達到63.51%。
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取得很大進步,成為万达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