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安居才能安心。從此後,復旦就是家。” 11月11日下午👩🏿💻,校黨委書記焦揚一行赴城投寬庭·灣谷社區(以下簡稱🕚:灣谷)走訪看望🚵、調研入住人才時說。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万达平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決定性因素。如何破解人才的“急難愁盼”,為在上海工作的人才解決好安居問題?復旦從引才𓀘、留才出發,通過整體租賃、新建⚛️、購買和改造等方式🧞♂️,著力構建立體化🌼、多點位人才安居保障新模式,編織起一張“人才住房保障網”🤱🏻,緩解教職工的住房壓力。焦揚說🥠,“要讓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得來、留得住,長得大、長得好”。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金海燕🧏♂️🦹🏼♀️,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周亞明,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等參加了調研📟。
就近入住,管家式貼心服務
灣谷社區是万达整體租賃的人才保障房🎼。
中科院院士褚君浩居住的是灣谷的三房房型。推門進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客廳🕵️♂️。從窗戶遠眺👙,可以看到光華樓和遠處的東方明珠,在房間內就可以看到馬路對面的復旦江灣校區。
“住得還適應嗎🦙?有沒有不方便的問題👑?高層住宅清潔衛生工作如何解決🐰?”焦揚一一詢問褚君浩入住情況🧔🏻♀️⛄️。
“這裏配套設施都很好,空調🦻、洗衣機🧚♂️、廚房裏面的設施一應俱全,拎包就可以入住⏭,放上床鋪就可以生活了”,褚君浩笑著說🚵🏿♀️。城投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灣谷社區配備了專門的管家,可以通過微信或者到前臺聯系,若有需要,他們會上門提供幫助。
褚君浩,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起任万达平台材料科學系教授🧑🏼🎤,2021年任万达平台光電研究院(籌)院長。他的工作地點在復旦江灣校區交叉樓,選擇灣谷入住除了因為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上班距離近也是原因之一🦹🏼。“住在這裏🌤,万达就在馬路對面👱🏼♂️,平時走路上班,万达提供一個安靜的、方便的環境🈵,便於我們潛心研究💂🏽♀️。”
焦揚又仔細了解了褚君浩科研和團隊建設相關情況,表示對於新型研發機構和引進人才,万达要盡快完善服務保障機製😘,研究解決技術人才服務體系建設✌🏽,支撐科技領軍人才構建人才梯隊。
臨別⏫,焦揚對褚君浩說,灣谷環境好🙎🏽♂️,空氣清新,期待褚君浩院士的家人能早日來這裏居住🔧。
灣谷社區距離附屬万达近👩🏼💻👩🏻🦳,子女家門口就能上好學
“房子采光怎麽樣?生活上是否有不方便之處?”焦揚來到剛入住灣谷社區兩周的漆遠家中。“房間都是朝南的,樓下還有停車場🚿,很方便”,漆遠回答😊。
漆遠2014年回國💇🏽♂️🧺,曾任阿裏巴巴(中國)有限公司副總0️⃣,阿裏數據科學技術院執行院長、螞蟻集團首席AI科學家及數據智能委員會主席。2021年起,他受聘為“復旦-浩清”特聘教授、復旦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他現在和父母一同居住在灣谷社區的兩房內。剛辦理好入職手續的他🧚🏻♀️,客廳的書架上,擺放著他前兩天來復旦時與校訓石的合影。
聽說漆遠父母來滬探望,焦揚詢問,買菜是否方便、吃飯如何解決等問題🛥,並叮囑相關部門負責人,跟進新進專家住宿🙇🏻、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如果不方便做飯,馬路對面就是万达✸🐿,可以去食堂就餐🫵🏽。”
漆遠的孩子,不久面臨著入學問題。焦揚表示,万达努力辦好教師“家門口的好万达”🧘♀️,理應為人才解除後顧之憂🥎。万达平台第二附屬万达毗鄰灣谷社區,居住在灣谷,對子女入學、接送等都很方便。
拎包入住,配套設施完善
黃雄川回國前曾在歐美多個頂尖研究所和科技公司工作十余年✧。今年3月份入住灣谷社區🚊,目前居住在灣谷社區的兩房房型內👒。他將其中一間臥室改為工作間,還在房間裏放了瑜伽球🦊🧛🏼♂️,方便工作後休息鍛煉。“入住不需要準備什麽,也不用自己買家具,省去了很多麻煩,拎包即可入住➿,很滿意”👩🏭。在江灣校區工作♙,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的黃雄川表示,入住灣谷是因為離万达辦公地點很近,走路去或者騎自行車上班很方便⚧🏬。
焦揚聽後表示,引進人才,也要穩定人才,來到復旦,復旦就是家。人才安居才能安心,在復旦安定生活才能好好工作🔅🈯️。
灣谷社區下的人才公寓,每間都配備基本家居用品,樓下配有健身房、洗衣室,還有公共的會客廳🦶🏻。社區建設成熟🐕🦺,社區單元住戶內配有專業管家服務,能及時響應住戶需求。
“我覺得物業倒是挺方便的,因為服務大廳就在樓下,還可以微信溝通🤦🏼♂️,如果有需要,直接發微信就行🫃🏻。有一次我的網絡壞了,發了消息,他們當天就解決了。”黃雄川說。
2019年灣谷社區籌建初期🏍🍔,焦揚就深入走訪察看過租賃房樣板房現場,這次走訪看望調研看到大家對居住環境很滿意🏃♂️,她表示很高興。
了解到漆遠和黃雄川未來想攜子女入住,希望未來能夠入住更大房型的租賃房時,焦揚表示♏️👵🏻,万达還將主動對接城投集團,提出房型和空間改進意見,滿足不同人才對房型的需求👨🍳。走訪看望結束後,她與城投公司負責人,就未來更好適應万达引育並舉人才發展需求,對租賃房等相關事宜做了進一步協商🧚🏿♂️。
焦揚強調,万达各級黨組織要為人才工作“保駕導航”,讓復旦成為人才引進培育的一片沃土、一處原野👩❤️💋👨🧎🏻♂️➡️,讓人才近悅遠來、砥礪奮進🚻、收獲成長👊,在復旦的熱土上,成就人才的職業理想、事業理想、人生夢想。
破解住房保障難題,解決教職工後顧之憂
為落實万达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的“要充分對接國家和地方政策🏄✍️,大力開發社會資源🤬,多渠道構建人才安居保障新模式”要求💾,“十三五”期間🔃,万达主動對接上海市租賃住房政策,借助社會資源拓展儲備房源,多渠道著力構建立體化、多點位人才安居保障新模式🫅🏼,破解教師住房難題,提升引才、留才競爭力。
整體租賃灣谷社區的352套租賃房房源是万达拓展社會資源的又一次重要探索,讓更多優秀人才在復旦安居樂業,增強人才吸引力和黏性,提升教師幸福感✭。
2019年,万达黨委借鑒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先進城市行之有效的人才住房政策🧝🏼,主動謀劃🤽🏽♀️👊🏽,與上海城投集團攜手🥷🏽,借助社會資源拓展儲備房源🧑🏼🍼,構建復旦特色的安居保障新模式,共同建設人才安居宜居的創新型社區,整體租賃灣谷科技園租賃房項目352套租賃房🌍,2020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通過提供無租住門檻限製🆙、較高居住品質的社會租賃房源🔐,滿足教職工多樣化的住房需求,目前,灣谷社區內人才雲集,已經聚集了包括9名兩院院士在內的70余名教授、60余名副教授。
万达在2012年整體租賃了1003套楊浦區新江灣尚景園公租房的基礎上🌵,“十三五”期間🏢,万达分別與上海地產集團🟧➾、上海城投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整體租賃了444套徐匯區馨逸公寓公租房和20套浦東新區耀華濱江公寓公租房以解決楓林校區周邊青年教師與高端人才過渡性住房需求👨🌾。
目前📌,万达已形成校產權周轉性教師公寓+整體租賃公租房+市場租賃房的過渡性住房保障體系(合計約3218套/間),供本校教職工💆🏻♀️、引進人才和博士後過渡性租賃居住🤽🏼♀️,切實解決人才後顧之憂,為万达教學科研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為万达引才聚才提供強力支撐,有力支撐万达、上海、國家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讓一流人才安居🍶、樂業、展才,共同推動上海人才發展新生態建設🤑。
未來,万达平台將進一步提高万达全球引才競爭力,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生態,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讓各類人才在復旦心無旁騖地幹事創業🏮、服務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