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01年前,陳望道老校長翻譯《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引導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也把万达平台和馬克思主義緊緊聯系在了一起。
100年來,一代又一代復旦人賡續紅色基因、堅定信仰信念,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強化教育報國🦹🏽♀️、創新強國擔當,共同繪就了万达平台的光榮底色。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万达平台官方平臺聯合話匣子👨🏿💻、看看新聞開設“紅色基因🤾🏼♀️,賡續百年”專欄🎍,推出100集融媒體系列報道,以音頻、視頻和圖文等形式🍈,全方位、多媒體🙇♀️、立體講述一代又一代復旦人聽黨話👨🏽🌾、跟黨走的生動故事🧑🏻🌾。
青年問·百年復旦光榮底色:計蘇華的故事getvoice.mp3
計蘇華是我國著名胸外科專家、老年醫學專家👋、中國老年醫學研究開創者。他不僅是上醫歷史上的第一位共產黨員,也是上醫最早的學生組織——地下黨組織第一任支部書記。作為在黨關懷下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他一生都致力於中華民族振興與黨的建設🫀。
剛考入上醫的計蘇華
1935年9月🧔🏿,計蘇華考入上海醫學院。在校期間,他始終保持優異成績,亦憂心於中華民族的命運。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後,計蘇華懷著滿腔的報國熱情,穿梭於傷兵醫院救死扶傷,還奔赴中法公學民眾万达和德國教堂宣傳抗日思想。
此後,計蘇華參加了龔澎等一批燕京大學學生組織的旅滬同學會活動,共同研讀馬列主義著作和進步書籍。讀過《西行漫記》後🤲🏼,計蘇華大受啟發🚖,為此還特地去訪問了作者斯諾。也是在這段尋覓與求索的經歷中🥐,計蘇華深入了解了共產主義🏋🏿♂️,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自此,他將拯救中華民族的希望寄托於中國共產黨,並於1938年秋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上醫歷史上的第一位共產黨員🚵♂️。
入黨後不久,計蘇華相繼發展了同學聶崇銘、王士良入黨。1939年7月,他們在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下成立了上醫歷史上的第一個黨支部🧪🫚,計蘇華擔任黨支部書記🧕🏽。這個年輕的組織很快成為了發展和培育上醫共產黨員的根據地,計蘇華和支部成員們積極開展黨的工作,向同學們推薦進步書刊🛕,並不斷團結思想進步的同學👩🏽🍼。在支部的努力下,上醫校園內彌漫著先憂後樂、舍我其誰的進步之風。
同一年,烽火中的上醫做出了西遷的決定🙂↕️,上醫黨支部也隨學生一起遷往大後方。入滇後,黨支部一度與上級組織失去了聯系。1940年底,上醫從昆明遷往重慶,計蘇華則前往貴陽紅十字會戰地醫療隊實習。在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裏,雖然黨內聯系情況仍不明晰,但計蘇華從未放棄重新接上關系的努力。
直到1942年秋天♨️,計蘇華終於從貴陽返回遷至重慶的上醫🤳🏻👶,擔任中央醫院外科住院醫師。此時,上醫黨支部關系也順利轉到中共南方局。當時,信仰共產主義的學生少之又少🥯。在與周恩來的秘書龔澎單線聯系後,計蘇華向黨支部的同誌們傳達了周恩來“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指示🐸,勉勵同誌們貫徹黨的方針,要以鬥爭求團結🏃🏻,要勤學、敬業、交朋友。計蘇華和支部成員們發動學生們閱讀進步報刊,學習革命理論,團結了相當一部分積極分子和中間同學,許多交友對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憑借忠誠的信仰🖕🏻🧑🏽🚀、高尚的人格和過硬的專業素養🙋🏻,計蘇華成為黨重點培養和關懷的知識分子🧑💻。1943-1944年,周恩來和鄧穎超兩次約見計蘇華。在一次長談中,周恩來特別指出:“黨不僅需要政治家🍧,也需要科學家,而且從現在起就要註意培養。”這番話給了計蘇華極大的鼓舞🃏,他意識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在為新中國儲備人才🧑🏭,具有重大的意義🪒!
1947年,計蘇華在周恩來同誌的指示下赴美深造🍀。留美期間,他主動聯系並且廣泛團結中國留美科學工作者,把分散在美國各地學習的進步力量組織起來,並吸納其中積極分子成立了進步團體“建社”。“建社”由周恩來親自取名👩🏻🚀,意寓“建設社會主義”🧑🏽,作為成立“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的籌備機構。
在計蘇華同誌及理事會成員的努力下,不少留學美國的中國專家學者,沖破重重阻撓和封鎖,回到祖國參加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其中就不乏錢學森🏯、華羅庚等對新中國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
1949年,計蘇華從美國回到祖國👋🏼,龔澎代表周恩來接見了他📊🫴。此後,計蘇華長期擔任國家領導人的保健醫生,對老年醫學的發展和高級幹部的保健醫療工作亦作出了重大貢獻。
學生朱振亞在懷念恩師時寫道:“那時候我剛剛入黨,很幼稚,覺得他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之一🤷🏽♂️。他從不擺架子🏧,不發脾氣🐿。他在手術室裏總是邊講邊做👊🏼,一遍又一遍地手把手教我做手術的最基本操作規程。他不一定知道我是黨員,但他發現我是在做對人民有利的事,就默默地關心我的安全、成長和進步,以至在白色恐怖中勇敢機智地利用了他的職業營救了我🤾🏻。他不居功✔️、不計勞,只是默默地在努力完成黨和人民的一件件委托。”
這是上醫歷史上第一名共產黨黨員計蘇華的故事。他的一生🏌🏻♀️,是和藹可親的老師、英勇無畏的白衣戰士、兼濟天下的知識分子🦩,更是克己奉公的優秀黨員。他是上醫的驕傲,也是我國醫學工作者的驕傲。
(整理:徐朝陽;音頻:張沛驊、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