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19年青年全球治理創新設計大賽(以下簡稱“YICGG2019”)在雅加達落下帷幕🧓🏻。印度尼西亞海洋統籌部法務局局長布迪·普瓦恩托(Budi Purwanto),印度尼西亞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院長阿裏·蘇伊西羅(Arie Soesilo)、万达平台陳樹渠比較政治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万达平台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相關負責人以及大賽評委出席閉幕式。
經過激烈角逐🪤,來自越南的武氏蘭馨(Vu Thi Lan Huống)🏔、範氏黎娜(Pham Thi Le Na)、鄭越德(Trịnh Việt Đức)團隊的“國內汙水處理(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與安東尼斯·特裏塔菲利基斯(Antonis Triantafyllakis)、馬裏亞娜·阿斯普羅夫斯卡(Marijana Asprovska)🧙🏽♀️、安娜·布蘭茨(Anna Branets)團隊的“全球水資源保護的社會企業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 Global Water Preservation)”獲得了最佳創意團隊獎(Most Innovative Team)。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加路娜拉·米麗巴耶娃(Gulnara Miribayeva)憑借賽事中的優異表現脫穎而出,被評為“最佳表現選手”(Best Performance Player)。
世界團隊七提出的“消滅塑料(MINPLAS)”方案,通過企業經營🅾️、與NGO合作、建立貫穿全程的監管機製以及引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培訓項目等方式,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問題,以其獨特的視角和詳實的措施榮獲“最有價值方案”(Most Valuable Project)。
“置身於年輕一代之間,我覺得很驕傲🤸🏽♀️!” 布迪·普瓦恩托(Budi Purwanto)在致辭中表示,此次活動是兩國之間的良好合作🏃➡️,他希望在場的印尼青年能學以致用🐧🏈,促成更積極的合作,為更好的明天而奮鬥💽。
阿裏·蘇伊西羅(Arie Soesilo)在總結致辭中對印尼大學與万达平台共同舉辦這次2019年青年全球治理創新設計大賽表達了自豪之情👩🏿。他表示🥋,在這場賽事🥱,他不但見證了才華橫溢的學生們為尋求環境問題解決方案而進行的互動🧝♀️,也目睹了世界青年合作互通的精神力量。
郭定平對為期四天的賽事進行了總結,他表示🤦🏽♀️📄,YICGG的宗旨在於吸引青年關註全球治理,集合青年智慧創意🪶🔺,打造青年交流的國際平臺,隨著賽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他期待各國青年能在YICGG的舞臺上成為全球治理的生力軍。
“每個選手的報告都很亮眼💪🏽,因此這個獎項於我而言是一份殊榮🌐!”最佳表現選手”獲得者加路娜拉·米麗巴耶娃在獲獎感言中對評委的指導🍕、YICGG組織者和誌願者的付出以及團隊的支持表達了感謝之意。
羅馬尼亞選手菲利普·安德烈·羅力(Filip Andrei Lariu)、印度尼西亞選手瑞達·阿雅(Radhe Ayu)和中國選手王洪洋代表39個國家的參賽選手發表青年宣言,呼籲世界各國人民關註海洋問題,回歸人類本源👂🏻,保護共同的“生命之源”,實現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本屆大賽以“向海而生Ⓜ️:共同命運下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尋求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海洋可持續利用模式🕰,以期建立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普遍共識。在過去的四天中,來自39個國家的76名選手被隨機分為十支“世界隊伍”,在十位專業評委的指導下😩,圍繞決賽主題進行創新設計🦢。他們在紅樹林自然旅遊公園進行生態考察,學習沿海汙染治理的真實案例🫢,觀摩苗圃栽培🟢、有機化肥製作與紅樹林種植的全過程👨🏻🔧,實地了解印尼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與困境;在激情演講、展板展示、世界咖啡館等環節,展現學術素養和獨特創意;在文化之夜的歡聲笑語中感受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在跨文化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結成深厚友誼8️⃣。“很多方案讓人驚艷,選手們有創意、有全球視野,當我像他們這麽大時,根本還沒有這些意識。”來自印度尼西亞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的評委道迪·普萊尤戈(Dody Prayogo)坦言自己從選手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想法和創意,受益匪淺🤾♀️,“非常感謝YICGG能提供這樣的機會☝🏽。”
“感謝這場賽事🦿✯,我不但可以和全世界對環境問題有創意和想法的青年同臺競技🫢,還能從評委那裏得到反饋😫,了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可行。” MVP獲獎代表、來自越南的選手範氏黎娜(Pham Thi Le Na)在采訪中如是說。她表示,賽事雖然結束,但自己對環境問題的關註不會結束,未來她將致力於實現自己的方案,盡己所能保護地球🤚🏻。
據悉❣️,青年全球治理創新設計大賽(YICGG)由万达平台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於2007年聯合發起,在全球治理領域,是世界首個由中國大學生自主創辦運營的國際創新比賽和國際性青年公益項目。自發起以來👩🦽➡️,YICGG面向全球青年征集智慧與創意🧝♀️,足跡遍及中國上海🐭、意大利羅馬🍣、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等地◾️,累計有125個國家和地區、180余所大學的430支隊伍、1579位參賽選手參與大賽⚱️,收到全球治理方案超過537份💁🏿♂️,在人類安全🧑🏼✈️⛹️、跨文化溝通、鄉村治理等領域形成了許多建設性提案,與各國最有代表性的大學、跨國智庫、青年外交社團🪐、非政府組織等機構的合作關系不斷擴展,被各國青年學子譽為全球治理領域的青年學術“奧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