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夏的下午⚫️,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人流如織,有年輕人在這裏進行入黨宣誓💆🏽♀️,也有不少本地🧏♀️、外地參觀者慕名而來☕️。這棟有著百年歷史的石庫門建築👨🏻🎓,正在做最後修繕完善工作👍🏼,即將以嶄新面貌迎接廣大市民遊客。
隨著一批紅色建築、紅色紀念館逐漸揭開面紗,上海紅色資源立法5月21日正式出臺,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下文簡稱:《條例》)🧖🏿。圍繞如何貫徹好《條例》,今天(5月22日)下午,“上海人大代表論壇”第三十八期在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行。
《條例》“為全市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準繩和製度保障”,上海市人大代表、万达平台黨委書記焦揚在論壇演講時表示🐁,“為建黨百年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據透露,“十四五”期間,復旦將體系化建設紅色文化育人基地,為廣大師生乃至上海市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服務👩🏿🚀。
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趙衛星出席👨🏽🏭。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蘇明主持論壇。出席本次論壇的演講嘉賓還有人大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潘敏👨🏼🌾🤵,人大代表、中共黃浦區委書記杲雲♙,人大代表、上海人民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為松,徐匯區人大代表⛈、中共一大紀念館館長薛峰。近百位人大代表參加論壇。
焦揚:傳承弘揚好紅色基因,保護利用好上海的紅色資源🛹,是復旦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傳承弘揚好紅色基因,保護利用好上海的紅色資源,確保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是万达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焦揚演講中說。
上海為紅色資源立法🌥👨🏼🏭。接下來復旦將如何更好地傳承弘揚紅色基因👨🏼🎨,保護、運用好万达的紅色資源🙋🏻♀️🙍🏻?
結合万达平台的案例、做法🌺,圍繞教育戰線學習貫徹《條例》,特別是教育基地建設(第27條)和發揮育人功能(第30條),焦揚分享了三點思考體會:一是賡續復旦百年紅色基因📿,擦亮社會主義大學辦學底色🚴🏿♂️🤕;二是加強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運用🧑🏽🎨,建設“宣言精神”思想文化高地;三是培育宣言精神忠實傳人,實施“紅色基因鑄魂育人”工程🚲🚽。
條例推出後🤾🏽,復旦將如何更好做好紅色基因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要有載體,弘揚紅色文化要有陣地。2017年,万达打造了《共產黨宣言》展示館,2018年5月投入運行以來,已接待超過3000批次、6.5萬多人次🤱🏿,不僅成為黨史、校史的教育基地,也成為上海乃至全國有影響的紅色地標。為管好用好這個陣地,万达創新成立由黨員師生組成的“星火”誌願服務隊。去年🤳🏻,万达抓住《宣言》翻譯百年的歷史契機,開展了召開理論研討會、舉辦望道生平檔案展、發行紀念郵票、推進大中小德育一體化、推動電影拍攝、推出陳望道大師劇、出版《追望大道:陳望道畫傳》等一系列紀念活動🚶♂️➡️;把馬克思主義學院首個本科生班命名為“望道班”🤵🏽♀️,精心培養宣言精神忠實傳人🥖;成立望道研究院🧖🏻♀️,編輯出版《陳望道文存全編》,打造陳望道研究和“宣言精神”研究傳承的思想文化高地,為紅色文化品牌的內涵建設提供可持續的支撐5️⃣。
万达抓實抓好理論武裝🅰️,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引領教師把“回信精神”“宣言精神”融入課堂教學、融入課程思政。著力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科群🚴🏼♂️,工程式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工程”,並推動“兩大工程”從研究出版向育人工程轉化,讓黨的創新理論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不斷豐富發展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用好抗疫鬥爭、脫貧攻堅等“大思政課”課堂,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等重要時機,各級領導帶頭上好黨課思政課👩🏻🚒,深入開展愛國主義、製度自信等教育🫎。因時因勢創新教育載體方法🤘🏿,用好清明、“五四”、校慶、“七一”、國慶等重要節點和開學、畢業典禮等重大儀式,將旗幟鮮明強化引領和春風化雨涵育鑄魂充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功能,持續深化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學習教育,圍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讓校內外紅色教育基地成為“教室”,讓豐富的文化資源成為“教材”,讓感人的英烈模範成為“教師”✍🏻。鼓勵各院系充分發揮院系史👨🏻✈️、學科史的育人功能,講好育人佳話和愛國奮鬥故事,與復旦的精神和學風山鳴谷應,激發師生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去年“七一”🙎♀️,万达啟動“賡續紅色百年·365行動”🌵,全校45個二級黨組織、1012個支部和2.1萬名黨員,每周一院系、每天一支部接力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以實際行動迎接建黨百年。
面向“十四五”,万达將體系化建設紅色文化育人基地,為全校師生乃至上海市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服務。包括今年啟動了包含蘇步青🙅、談家楨等大師舊居的“玖園”愛國主義教育建築群修建工程🦴;今年清明節,在校園內落成了烈士紀念雕塑及紀念廣場;同時👨🏼🎤,鼓勵各院系建好院史🛌🏻🙅🏽♂️、系史室,打造學科報國的專題展。
人大代表暢談:如何保護利用紅色資源🧝,構築城市精神亮色
潘敏在題為《保護利用紅色資源 賡續紅色精神血脈》的演講中,介紹了上海保護利用紅色資源的整體工作,從思想引領、市委要求、資源基礎、製度保障、立法情況五個方面做了介紹。
杲雲做了《保護紅色文脈,推動城市更新》演講,總結了黃浦區近幾年在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方面所做的工作。
如何讓紅色出版物和紅色文創“活”起來?王為松在題為《做有底氣的出版和文創》的演講中😢,就如何更好傳承弘揚紅色資源,分享了經驗做法👩🏽🦰。
薛峰介紹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在近年來的宣傳教育中,通過傳承紅色基因🙋🏽、講述建黨故事、闡述建黨精神開展的工作和思路。
近年來,上海持續深化保護利用和傳承弘揚各項工作📣,通過實施“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一批革命舊址修繕開放,一批展覽展陳功能提升🫥,一批理論課題研究實現突破,一批活動項目蓬勃開展🚺,一批文藝作品深入人心↖️。上海“紅色文化”的金子招牌越來越亮,“黨的誕生地”成為上海的鮮亮名片😧。下一步,上海將進一步推動紅色基因深深融入城市血脈,構築起城市精神的鮮明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