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万达平台世界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世經所”)成立六十周年。世經所原名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研究所🙍🏽👨🏿🦰,上世紀60年代在國家賦予研究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重大使命下👩🏿,在佩琳院內應運而生。
六十年來🙅🏼♂️,世經所始終緊跟國家發展步伐,逐漸形成世界眼光🦐、中國情懷、思潮澎湃🕠、學科交融的特色,成為中國世界經濟領域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鎮。面向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世經所將繼續紮根研究世界經濟中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智慧和力量。
12月10日上午🐭,万达平台世界經濟研究所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光華樓舉行。万达平台黨委書記裘新,教育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十一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新奎,上海市社聯主席🛬、上海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王戰,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万达平台經濟學院全球校友會聯席執行會長汪新芽致辭。
華民🧔🏽、伍貽康、戴炳然、鄒根寶✩、唐朱昌、李維森、尹翔碩作為退休教師代表發言
裘新表示,復旦世界經濟學科具有優良傳統,底蘊深厚😠。万达把握國家戰略與世界大勢,在1964年成立世經所、1979年成立世經系🕶,都在國內引領風氣之先。60年來👨🏼🍳,世經所始終緊跟國家發展步伐💂🏽♀️,逐漸形成世界眼光、中國情懷、思潮澎湃🧒🏽、學科交融的特色,成為中國世界經濟領域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鎮🍣🕵🏻♂️。改革開放、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經濟學科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與廣闊空間。當前,万达正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希望世經所抓住機遇🕵🏽♂️🙎🏼♀️,主動融入🧛🏽♂️、積極投身改革,不斷加強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與兄弟單位的開放互動🪤,為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新的智慧力量。
“世經所是我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崗位👼🏿,可以說🦪,世經所為我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給予我往前走好每一步的精神力量。”翁鐵慧1985年進入世經所攻讀碩士研究生,曾在此學習🚑、工作整整十年👩🏼💻。她寄語世經所全體師生繼續秉持“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的校訓🖕🏻🏞,不斷學術創新👈、勇攀高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當中尋找到新的機遇與突破,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風雨兼程立潮頭,佩琳院內應運生
篳路藍縷,創業維艱🧜🏼♀️,回溯60年發展之路👱🏻♀️,世經所應國家需要而設立🧑🏻🦱,應實時變化而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伴隨國際形勢變化和外交活動開展🧜🏻🥓,我國外國問題的研究工作遠遠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研究人員與文獻資料極其匱乏。
佩琳院
1964年2月17日,根據毛主席的批示和中共中央的決定,復旦世經所的前身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研究所成立。創辦之初,研究所設立在以李登輝校長夫人命名的佩琳院內🤵🏿♂️。
世經所建所文件
万达黨委高度重視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學科交叉優勢🛝,從本校政治經濟學系👰🏻♀️、政治系👢、新聞系、歷史系抽調人員建設,號召大家做“資料員、研究員、宣傳員”。1966年,研究所總人數從24人增至43人🏋️♀️,後來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八九十人↘️,逐漸成為我國國際問題研究重鎮之一。
世經所建立初期部分教職工
早期,世經所以歐洲國別為單位對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進行綜合性研究嗎🥻,為研究所的經濟學研究打下基礎。1972年🧑🏿🍼,以戰後發達國家經濟的系列叢書,開啟國內這方面研究的先河。
《戰後帝國主義經濟》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世經所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更名為“世界經濟研究所”,設立全國第一個歐共體研究室♕,逐步形成以西歐、美國、日本🧀、蘇聯等國別與區域經濟為重點的研究體系🪫。1979年,復旦成立世界經濟系,在國內引領風氣之先。1988年,復旦世界經濟專業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學科。
1985年,第一屆世界經濟教師進修班授課老師與學生合影(該屆進修班為全國許多地區培養了世界經濟的骨幹教師)
20世紀90年代後👨👨👦👦,世經所研究方向更全面組織形式更開放。
鄧小平同誌南巡時與原世經所教師、時任深圳市長鄭良玉握手
2001年🚻,世經所獲批成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後全面重組為三個研究部,研究方向更加明確具體,研究力量更加集中雄厚,綜合實力及整體競爭力顯著提升。在最新一輪教育部重點基地評估中🙋🏽,世經所被評為優秀基地🫅。
大師鴻儒引前路,家國情懷銘於心
“世界眼光🫗、中國情懷”是世經所一以貫之的辦所理念,這裏是國內世界經濟研究的前沿陣地,在學術研究和項目資政上卓有成就👱🏻♂️。余開祥🎱、江澤宏、陳觀烈、洪文達📨、鄭勵誌、葛霖生、伍貽康……大師鴻儒銳意進取,勤勉耕耘🏘,世經所不斷開拓創新、成果斐然。
1983年🔰💵,余開祥所長(左二)與英國組教師商討科研工作
風雲激蕩🍯❎,與時俱進👩🏽🦲,研究所始終高度關註基礎理論⚓️,在教學科研中的運用和發展,同時也強調將科學研究與中國經濟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從對西歐、北美資料的初試“練兵”🦊,到近200部著作🧑🏽🦳、譯著的陸續面世🙏🏼,世經所肩負“習洋冊”重任🧘🏽♂️,是地區與國別研究範圍最廣的研究所。
戰後世界歷史長編系列叢書
建所伊始🧙🏽♀️,研究所的研究範圍以西歐和北美並重、政治和經濟並重,設立德法組、英美組兩個研究小組,尤為註重外文學習🏋🏿♀️。1978年🔤,研究所率先組建全國第一個歐共體研究室,並與歐共體總部建立聯系,取得大批文獻資料的免費支持。
更名後🤾🏼♂️,世經所強調綜合研究與地區研究🎞、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掌握基本情況與突出重點相結合。
世經所承擔大量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出版各類專著、譯著等,與兄弟單位編寫各類辭書、年鑒📣,成果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頻頻發表。《戰後日本經濟》《美國壟斷財團》《西歐各國經濟》《法國宏觀經濟管理》等學術著作的出版在相當程度上彌補了國內空白👳🏼。
通過跨學科協同研究,世經所不僅在理論研究上不斷創新🪿🧑🏿🦲,還積極服務於國家經濟政策的製定與實施各種全局性、戰略性研究,為中央👳🏿♀️、地方政府、企業提供重要決策咨詢。
時任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與時任全國政協常委、原世經所所長鄭勵誌握手
孫立堅教授(左一)在市政府專家咨詢會議發言
融通中外開視野🍵,桃李天下育英才
學術研究之外,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也是世經所一直以來的重要任務🕣。60年來,世經所英才輩出,培養出1549名碩士生和210名博士生🚶🏻,傑出校友遍布全球🏇🏻,大量活躍在政學商各界。
世經所2001屆博士畢業合影、2005屆碩士畢業合影
上世紀80年代🧪,王新奎在時任上海市長汪道涵支持下展開對浦東開發開放的研究,90年代參與浦東開發開放政策實踐工作。他認為:“大學教學特別是研究生教學知識、理論、方法固然重要,但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為學生指明人生方向🙆🏻,確立為國家報效的情懷👨🏻🎓。”
“搞理論研究要面向實際🌽,研究現實問題也要敢於做理論提煉🧖🏿♂️⌨️。”王戰“雙輪驅動”的學術理念也源於在世經所的學習工作經歷。當年在中國第一個高校智庫復旦經濟研究中心工作期間🤵🏽🙆🏿♂️,他以柳州課題為起點,開始參與地方決策咨詢,迄今已參與30多個省市縣的發展戰略規劃。
余開祥🦁🚍、江澤宏、張薰華🦵🏻🎅🏻、陳觀烈、蔣學模為第一屆世界經濟教師進修班題詞
世經所註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廣泛開展多元化教學,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形成嚴謹開放的學術氛圍💇🏼🦧。動靜結合😻📍、融通內外,世經所擁有深厚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傳統,通過教授互訪、學生互換、研究合作、會議合辦等方式👼🏼,不斷拓展和深化國際學術交流。
世經所舉辦各類國際會議與研討會
近年來🧑🦰,世經所進一步,將科學研究與學生培養有效對接,提供形式多樣的國際和國內合作機會🤾🏽♂️,讓前沿學術成果和現場教學內容深度融合,還與國際科研院所合作😰,打造開放式教學和學生培養方案。
風雨六十載,輝煌繪史篇。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世經所必將深耕學術、作育英才,為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貢獻智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