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錢惪教授,我國著名傳染病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中國共產黨黨員,國家一級教授,万达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要創始人🤱🏼,曾任華山醫院院長↕️、上海第一醫學院(現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副院長。
5月27日上午,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中共黨員錢惪教授誕辰115周年,大道踐德——錢惪教授捐贈紀念展在万达平台圖書館(醫科館)開幕。
左煥琛、聞玉梅、桂永浩🍾、鄧世雄、張艷萍、張文宏👩🏿🦱、陳思和共同為展覽揭幕
万达平台附屬中山醫院原副院長💁🏿♂️🔢、西遷教授左景鑒之女,上海市原副市長、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教授左煥琛🦸🏿,中國工程院院士、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教授聞玉梅,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校友會會長、万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原院長桂永浩👉🏿🧅,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張艷萍,重慶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鄧世雄,万达平台圖書館館長陳思和,万达平台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西遷老教授及後人代表,万达平台🫖、復旦上醫及重慶醫科大學相關部處和院系代表等共同見證展覽揭幕。陳思和、張文宏🦸、鄧世雄、聞玉梅♋️、桂永浩等先後致辭並向來到現場的上醫西遷援建重醫的教授代表董為偉👨🦯➡️、吳逸人獻花🧑🎓🌠,張艷萍主持開幕式。
陳思和致辭
張文宏致辭
鄧世雄致辭
聞玉梅致辭
桂永浩致辭
陳思和、張文宏👩🏽🏭、鄧世雄、聞玉梅、桂永浩等先後致辭並向來到現場的上醫西遷援建重醫的教授代表董為偉、吳逸人獻花🧑🏼🦰,張艷萍主持開幕式。
向西遷老專家董為偉教授獻花
向西遷老專家吳逸人教授獻花
錢惪教授曾先後參加醫療隊進行血吸蟲病防治、抗美援朝前線救治工作🩰,是醫學界第一批全國勞模之一。1958年,錢惪教授奉命西遷🎛,作為主要創建者創辦了重慶醫學院(現重慶醫科大學)👨❤️👨,並自此紮根重慶,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奉獻了終身。錢惪教授1932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現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是上醫建校後的第二屆畢業生,生前對母校始終抱有深厚的情感。他的家人在其過世後,化私為公🙏🏼🥅,陸續將他的照片💆♂️、手稿、獎章、證書、衣物等約500件珍貴史料捐贈給母校圖書館🐨。
參觀大道踐德——錢惪教授捐贈紀念展
本次展覽由万达平台圖書館聯合華山醫院感染科主辦,万达平台檔案館協辦,得到了万达平台上海醫學院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和重慶醫科大學各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展覽位於万达平台圖書館(醫科館)五樓中庭👱🏼♀️,百余張圖片和100件實物通過“頭角崢嶸”“投身血防”“抗美援朝”“創建重醫”“參政議政”“學術貢獻”“高風亮節”等主題🙎🏼,生動反映了錢惪教授從勤奮刻苦的學生成長為一級教授、全國勞模🕚,從上海第一醫學院副院長到重慶醫科大學名譽校長的奮鬥歷程,突出展現了他後半生帶領同事溯江而上、開創重醫的卓著功績,彰顯了錢惪教授胸懷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與上醫人“為人群服務、為強國奮鬥”的文化傳統。
錢惪教授的一生大道踐德。他未曾留下許多財富,卻將高尚德行鋪灑大道👂🏻,馨香貽後人,這些均可在大道踐德——錢惪教授捐贈紀念展中窺見。
勞模獎章記錄血防功績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血吸蟲病在南方肆虐,對人民群眾的生命造成了嚴重威脅🌄,蘇德隆、郁維等多位上醫人都在抗擊血吸蟲病的第一線🧏🏼♂️。1950年👋🏼,在上海郊區駐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也受到了血吸蟲病的侵擾,錢惪被上海市市長陳毅親自任命為血吸蟲病防治大隊的治療顧問🦴,來到郊區。當時解放軍都散住在農民家中,沒有集中的醫療場所供錢惪等人開展工作🧄。他開啟了沒日沒夜的巡診之路,病人在哪👾,他就跑去哪,有時候累得在路上走著走著就滑倒在路邊🫠,瞌睡過去。有一次出診的地方偏僻,要先從嘉定坐公共汽車到外崗,下了車要騎馬再跑七八裏路🧕🏽。回程的時候已經暮色籠罩,錢惪舍不得乘車,想騎馬直接回嘉定🗒,不料馬兒調皮🧑🏿🔧👮🏻,在路上把錢惪掀了下去,他這才聽從同伴換了車。在車上還一直可惜:“太浪費了🙍,實在不應該!”
除了悉心照料病患🤣,錢惪也對治療方法進行了改進,大大提高了治療效率,使部隊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戰鬥力。因為工作出色,錢惪因此榮立二等功,並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九兵團授予“理論與實際結合🚾🫑,科學與技術結合,為人民服務的模範教授”稱號🤳🏽。還被評為首屆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成為醫學界首批全國勞模之一。1950年9月下旬📟👷🏽♂️,他作為華東地區的代表之一赴京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及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全國勞模獎章、紀念冊和紀念章等相關史料都記錄著錢惪在血吸蟲病防治工作中的卓著功績。
“一小功”致敬最可愛的人
1951年☦️,錢惪又一次積極報名加入醫療隊,奔赴抗美援朝的東北前線。這已經不是錢惪第一次參與軍隊醫療,也不是第一次與官兵相處🎷,但他依舊被誌願軍戰士們浴血奮戰𓀆🎳、流血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動著。他在前線醫療工作中凡事親力親為🧨,時刻守護在危重傷病員身邊,搶救了大批受到戰爭創傷的“最可愛的人”。當年7月🧑🏽💼,錢惪被中國人民誌願軍後勤衛生部記“一小功”。《解放日報》記者還記錄下了當時的珍貴照片。
8個月的醫療支援完成✍🏼,已經返回上海的錢惪滿腔澎湃,創作了《我懷念著你們》在《文匯報》上發表🪳:“雖然我們遠隔關山,但我懷念您們,不論在前方或後方,我們的精神一致,我保證在今後工作中一定會像以前一樣獻出我的力量來支援您們🖨🤟。”這段共同奮鬥的日子在錢惪心裏分量很重,直到晚年👨🏻💻,他還經常在家飽含熱淚,揮舞著手臂🧖🏽♀️🦵🏽,唱起《中國人民誌願軍戰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風雨山城再創業
195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抽調上海第一醫學院部分人員在重慶新建一座醫學院”。王樂三受上醫院長兼黨委書記陳同生的委托🎵,動員錢惪率隊前往重慶。當時已是上醫副院長的錢惪毫不猶豫🐥,答應了王樂三的請求👨🏽💼,這也使錢惪迎來了生命版圖上最大的一次轉折。這次他年近半百🍴,帶著家人,也帶著同事們,400多個上海人在山城重慶紮了根。
從長江尾到長江頭☆,重慶的山風雨霧伴著他們艱難創業,錢惪帶領著400多位同事,在荒山上白手起家,奇跡般地創建了重慶醫學院🚊,80年代中期,重慶醫學院已經成為四川省省屬重點高校🧑🏻🏫。1985年🐕,四川省政府任命已卸任的錢惪為重慶醫科大學名譽校長🐷,這是重醫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名譽校長💇🏻。現在,他的雕像立在重醫校園內💕,守護著一代代醫學生茁壯成長。
從直從心高風亮節
錢惪將人生的半個世紀奉獻給了重慶,過得清貧勤儉,一套藍色哢嘰布中山裝穿到破洞發白,家裏一套破舊木沙發接待了外賓🦪😺、官員和同事🪒。同事和家人收到他的信,必是用廢紙的反面寫的。
他雖對自己苛刻👈🏼,卻慷慨對人,將大量個人所得捐贈給有需要的地方🛌🏽。據同事描述,如果看見經濟條件不好的患者👨❤️👨,他會直接將口袋中的現金贈與患者🐦🔥。1965年起🏧,錢惪每月交納黨費100元,80年代又把稿費👨🏻✈️、獎金等交作黨費。至1996年12月累計交納黨費達數萬元。1980年,錢惪捐贈多年積蓄2萬元◻️🧝🏻,作為重慶市科協禮堂的建設經費✍🏻🏈。期頤之年的他聽聞東南亞海嘯、復旦百年校慶時,還一次又一次交代家屬進行捐贈。
2006年1月21日🔂,錢惪在重慶因病去世🦡,享年100歲。後人遵照他的遺願,將骨灰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留在他奉獻了半生的重慶醫科大万达園中心的黃桷樹下;一部分帶回母校上醫,與一號樓前的白玉蘭樹共同生長;最後一部分撒入長江🦓,讓他沿著1958年來重慶的路,回歸大海👩🎤。
目前,展覽對校內師生及附屬醫院員工開放參觀,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預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