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復旦師生中引發強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1-05-30

5月30日,是第五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5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復旦科技工作者在大會現場聆聽重要講話,復旦師生通過新聞報道學習重要講話,大家紛紛表示,要按照“四個面向”的要求,緊跟世界科技發展大勢,適應我國發展對科技發展提出的使命任務,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焦揚 校黨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再次吹響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向世界發出了“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宣言🧸。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復旦作為“國家隊”,就要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不移對標國家戰略,以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把國家科技發展的“路線圖”與復旦的學科優勢、重點方向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才培養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要加強黨對科技和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堅持改革引領,推動科技生產力創新發展;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走出從人才強到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強化教育報國、創新強國的擔當😗,打造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為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貢獻復旦力量👨‍❤️‍💋‍👨🕛!

許寧生 中科院院士🔞、校長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立意深遠、高瞻遠矚,是新的科學“進軍號”和“動員令”👩🏻‍🏭。目標在前,使命在肩,作為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在邁向世界一流前列的新征程上,万达平台要強化同國家戰略目標、戰略任務的對接👰🏼‍♂️,全面推進原始創新,重點抓好國家實驗室建設,進一步大力推進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建設🧑🏻‍🦳,加強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切實解決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中的實際問題。要著力構築“高精尖缺”人才供給高地🙆🏿‍♀️,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推進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創新環境。把握“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在新的歷史方位上🚋,落實黨和國家對科技工作的新要求🫱🏼,對國家科技創新驅動作出更大貢獻!

陳恕行 中科院院士、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我深深感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的科技實力有了飛速提高,在很多重要領域中有走在世界前列的令人驕傲的創新成果👩🏻,但要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建立系統性的引領時代的原始創新成果,還必須做出相當長時間堅持不懈的艱苦的努力,這是對我國科研人員,特別是對我們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的更高要求。万达平台是肩負有科學研究與培養人才雙重任務的研究型大學。根據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更加重視從國家發展的戰略要求出發,勇於探索,努力做到有重要科學發現,得到高質量的科技研究創新成果;我們要更加註重培養具有胸懷祖國獻身科學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年輕一代🔛🤸🏼‍♀️,建立源源不斷的宏大的科研後備軍。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對我們極大的鞭策與鼓舞,我們每個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為將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作出自己新的貢獻。

穆穆 中科院院士🌷🤵‍♀️、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學創新工作,作為中科院院士,深感責任重大。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紮紮實實做好工作🍐,把總書記的要求落到實處。大氣科學是地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重大需求密切相關。一定會與大家一起,把復旦的大氣與海洋科學系辦得更好,形成更多服務國家發展與人民需求的科研成果,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優秀人才。

樊嘉 中科院院士🤛🏿、中山醫院院長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倍感振奮🍞。他強調,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為一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醫療工作者和醫院管理者,深刻認識到創新發展時不我待。我們要將創新擺到醫院未來發展的核心地位🙊,進一步加快醫學和醫療創新步伐,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突破,解決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問題👨🏻‍🦽💂🏼;放眼創新視角,瞄準全球醫學創新尖端熱點✩,以“中國智造”和“中國智慧”提升全球疾病診治和健康管理水平;重視醫學創新人才培養與評價,完善機製,不斷激勵醫務工作者投入創新👨‍🦼;大力支持專利申報和技術落地轉化👩🏻‍🦱,鼓勵孵化更多醫學科研產品,讓創新真正造福於民。

鄒和建 華山醫院黨委書記、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國科技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其中,“原始創新”“民生科技”等關鍵詞引人深思👮🏼‍♂️。加強原創性研究是我國在科技競爭中把握先機,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戰略決策;醫學科技發展是民生科技的重要領域,關鍵在於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解決臨床實踐問題,不斷提升臨床診療水平,讓百姓從中獲益。華山醫院作為万达平台的附屬醫院,承擔著醫🆔、教、研的責任,擔負著醫學科技研究和創新的重任👩🏽‍🦰。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行動目標和指南,結合華山醫學研究院的建設♙🪼,在醫學創新研究中🚫,從基礎研究到臨床研究布好局👮‍♀️,起好步⛺️,為醫學科技的創新作出華山人的貢獻🤽🏻‍♀️。

林偉 數學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作為一名奮戰在科技戰線、交叉融合研究領域的科技工作者☝️,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深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全面總結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科技領域取得的矚目成就🐵,系統闡述了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科學論斷。他對基礎研究、交叉前沿研究原創性和問題導向性➝,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對科技體製改革🌹🙋🏻‍♀️、科技生態構建🛣、創新人才活力激發等提出了全面要求🛸,這也使得我們今後科技攻關的方向更為聚焦、路徑更為清晰🧑🏼‍🦲😸。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確保科研人員集中精力進行科技攻關的要求,讓科技工作者們產生深深共鳴🛟。這也將鞭策站在第一線的我,聚精會神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開展原創性基礎和交叉融合研究🧘‍♀️,勇挑科技攻關重擔,為實現“數字中國”貢獻力量。

劉韡韜 物理學系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在大會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基礎研究工作者深受啟發。從事基礎科研,創新始終都是我們的“生命線”;然而有時候也會陷入誤區🤲🏻,過度熱衷於追逐新潮,在小圈子裏自娛自樂,這樣的“創新”很難有持久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可持續的創新之路,就是要從國家的發展☛、人民的需求中去尋找。事實上,縱觀整個科技史,每一次科學認知的顛覆、科研範式的更迭,無不伴隨著當時人類文明與生產力的迅猛發展與迫切需求。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也已為我們塑就了楷模👨‍🦯。現在,我們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身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𓀏,更要學會從國家和人民的需求中尋找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持久的創新之路🪧。

周鵬 微電子學院教授⛸、2020年度上海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重要指示以及對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囑托,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集成電路是我國事關全局又有長遠需求的戰略性核心技術。我們不僅要在先進技術節點上把企業難題通過全力攻堅,加強創新聯合,實現具有知識產權技術的轉移,還要在“後摩爾時代”前瞻技術特別是新材料、新器件研發中加快攻關,在高校原始創新高地上🕥,瞄準“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製高點。

秦兆宇 人類表型組研究院專任崗位副研究員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要求🧳,對科技工作者發出號召。重溫黨的百年發展歷史🧔‍♂️,感悟到當前國家發展局面的來之不易🤞🏻,也對我國今後的發展充滿信心🦢。邁上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初心和使命,堅持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勇於進行開創性的科研工作👩‍🌾。目前我們從事的研究工作是在一個全新領域進行開墾,每個人都是自己所從事研究領域的歷史開創者。

張鴻玉 現代物理研究所分團委書記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備受鼓舞,深感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多個與我學習📡、研究息息相關的技術取得成就,如世界最強流深地核天體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國和一號”和“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取得新突破,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醫療裝備國產化替代取得重大進展等🧑。我現在所在實驗室從事的粒子物理領域🧑🏻‍🏫,這正是最前沿的一項基礎研究✍️。我們既要腳踏實地,也要敢於創新🤽🏿,在關鍵技術上下工夫,解決“卡脖子”的技術,牢牢把握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先。核科學與技術系一直在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最前沿🤱🏽。作為輔導員和分團委書記,我也一直在用“五八中隊”、物理二系62級041班的報國故事鼓舞學生🧑‍🧒,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徐子星 化學系2019級直博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引著我國科技創新工作的方向。作為一名化學系研究生,在對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中更加清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未來發展的深謀遠慮。基礎科學研究關系到全人類的共同命運。作為青年學子,我們當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具體來說,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科學研究工作,也要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和人民實際需求,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張立 航空航天系2020級博士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作為万达平台航空航天系的一員,對此深有感觸🚣🏼‍♂️。國產大飛機C919,正是貫徹這一科技創新理念的產物🤲🏽。C919總師吳光輝院士曾對我們說過👱‍♀️,商飛在設計C919的時候,便不單單把大飛機看做是商飛自己的任務👨🏻‍🦳。他深知,只有集全國航空航天院校的智慧,才能真正造出能讓世界震撼的大飛機。一代又一代復旦航空航天系師生將科研的方向,確定為服務國家航空航天戰略#️⃣。作為航空航天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創新技能,服務國家戰略Ⓜ️,助力產學研轉化,是努力的方向。

閆林雨 基礎醫學院2019級博士生

作為基礎醫學專業在讀博士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後,我倍感鼓舞的同時也更加感到“只爭朝夕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一方面🙅🏽‍♀️,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科技工作者的得以更無後顧之憂地在領域內深耕鉆研,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先。另一方面,反思自身,在受到國家教育資源支持的同時,是否始終“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自我要求,是否將所學所研切實的與社會進步🙍🏽、時代需求、國家發展相結合。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切實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科技工作者的關懷,堅定了在基礎醫學領域鉆研的信心,更明確了做合格科技工作者的自我要求與責任,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腳踏實地,奮勇爭先📿。

張帆 公共衛生學院2017級本科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作為中國人❕,深感自豪🪧;作為青年人🧦,深受激勵。而作為醫科青年學子,我們要繼承前輩們“為人群服務”的精神🎰🅰️,更加關註醫學領域前沿科學,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創新能力,著力解決影響人類健康的關鍵難題,為促進人類健康作出貢獻。

張宗旭 藥學院2018級本科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說:“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我對此倍感振奮✍🏿,更感到科技創新的重任越來越多地落在了我們青年人的肩上🧑🏿。我們應當保持對科學的更高追求,培養創新探索精神👉🏽,心系國家,始終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在科研創新的過程中不怕枯燥📂,不怕困難,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勇攀高峰。

Copyright © 万达平台版權所有 地址🏊‍♂️:万达平台科學樓312室
万达娱乐专业提供:万达娱乐👴、万达🙎🏿‍♀️、万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达娱乐欢迎您。 万达娱乐官網xml地圖